惠空法师

法会

水陆法会,全称“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略称水陆,或名水陆道场、悲济会等,是汉传佛教中一种隆重而盛大的佛事仪则。 发展历史:近代学者认为是唐代密宗的《冥道无遮大斋》与梁武帝的《六道慈忏》相结合的产物。最初是由梁武帝于天监四年(505)在金山寺修建水陆法会。北周与隋代,此仪不行。至唐咸亨(670-673)中,法海寺神英于大觉寺义济处得到了梁武帝的水陆仪文,依照修斋,于是又流行于世。北宋杨锷撰有《水陆仪》3卷。苏轼撰《水陆法赞》16篇,称为眉山水陆。南宋史浩曾施田给月波山修设水陆大斋,并亲撰仪文4卷。南宋末志磐又撰新仪6卷,并绘像26轴。明代称此为“南水陆”,而对金山仪文称“北水陆”。宋、元、明、清水陆法会盛行。明末祩宏重订志磐的水陆仪文,成《水陆修斋仪轨》6卷。清仪润依之撰成《水陆大斋仪轨会本》6卷,为现行水陆仪本。其后咫观又依祩宏的重订本详加论述,成《鸡园水陆通论》9卷,并撰《水陆大斋法轮宝忏》10卷,皆为现行水陆所取法。

禅宗

禅宗,中国佛教宗派。主张修习禅定,故名。又因为自称“传佛心印”,以觉悟众生本有之佛性为目的,所以亦称佛心宗。禅宗的祖庭有河南少林寺,安徽岳西二祖寺、天柱山三祖寺,湖北黄梅四祖寺、五祖寺以及广东南华寺等。 依传说菩提达摩为创始人,被尊为初祖,其后几代的传承者依次有慧可、僧璨、道信、弘忍等。禅宗传承的影响,自四祖道信时开始扩展,结束了流动生活,于黄梅双峰山聚众定居,垦荒自给。五祖弘忍始为朝廷承认,其禅称为“东山法门”,门徒布于全国,形成许多传禅基地。安史之乱后,禅宗分为南北二派。北宗尊神秀为领袖,强调“拂尘看净”,要求“慧念以息想,极心以摄心”,通过打坐“息想”,起坐拘束其心,实现拂除客尘烦恼,清净自心的目的,被称为“渐悟”。南宗奉慧能为领袖,经慧能弟子神会等人的努力,受到自藩镇以至王室的重视,主张心性本净,觉悟不假外求,不重戒律,不拘坐作,不立文字,强调“无念”、“无相”,“即心是佛”,“见性成佛”,自称“顿门”。慧能著名的弟子有南岳怀让、青原行思、荷泽神会、南阳慧忠、永嘉玄觉,形成禅宗的主流,其中以南岳、青原两家弘传最盛。南岳下数传形成沩仰、临济两宗;青原下数传分为曹洞、云门、法眼三宗,世称“五家”。其中临济、曹洞两宗流传时间最长。临济宗在宋代形成黄龙、杨岐两派。合称“五家七宗”。 主要分派: 沩仰宗。沩山灵祐及其弟子仰山慧寂创立。其修行理论继承和发扬道一、怀海“理事如如”的精神,认为万物有情皆有佛性,人若明心见性,即可成佛。 临济宗。义玄创立。因义玄住镇州(治所在今河北正定)临济院而得名。提出“三玄”(三种原则)、“三要”(三种要点)、“四料简”(四种简别)、“四照用”(四种方法)等接引学人。因其机锋峭峻,别成一家。 曹洞宗。洞山良价及其弟子曹山本寂创立。其教法“五位君臣”说,从理事、体用关系上说明事理不二、体用无碍的道理。 云门宗。文偃创立。因文偃住韶州云门山(在今广东乳源县北)光泰禅院而得名。其禅风被称为云门三句:“函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常用“顾”、“鉴”、“咦”三种表示,接引学人,表现出“刚劲”的宗风。 法眼宗。文益创立。南唐中主李璟赐谥其为“大法眼禅师”而得名。提出“理事不二,贵在圆融”和“不着他求,尽由心造”的主张。以“对病施药,相身裁缝,随其器量,扫除情解”,概括其宗风。 黄龙派。慧南创立。因其住黄龙山(今江西南昌市)而得名。法门为“道不假修,但莫污染;禅不假学,贵在息心”。 杨岐派。创始人方会。因住杨岐山(治所在今江西萍乡县北)而得名。时人称其兼百丈怀海、黄檗希运之长,得马祖道一大机、大用,浑无圭角,宗风如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