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座086成观法师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座086

成观法师讲解

如来讲经的功用或是目的,或是功德,第一个能令众生得正见,因为他首先要破众生的俗见、外道见、二乘见,入如来知见,因此得到正见,依这个正见起正信。起正信、起坚定信、不退信、清净信、不杂不染;不杂是什么?不杂外道法、世间法,纯粹是佛法,纯一菩提性,没有任何染着,不染贪心、瞋心、愚痴心。所以在佛法中不修任何外道法或世间的东西,一切都要摒弃,不杂不染这样就清净成就,成就清净信,清净信一成就以后,就犹如一颗明矾,能够令你的整个心都清净。就好像我们上次讲唯识讲不信,是一个极染污的东西,自身污染而且能令别的法也污染。正信或清净信正好相反,它自己清净,能令一切心心所法清净,能令一切内外法皆清净,所以是一切清净之本,得一切清净功德的原本,就是清净信,不只是正信而已。所以讲经说法的人都应该像佛如来这样子做,讲经说法的人不应该传播俗见、外道见、二乘见,不应该提倡俗见、外道见、二乘见,应该传播菩萨见、如来见,才能够入真正如来知见的正见。我们大乘所说的正见,可是小乘也说正见,小乘所说正见是二乘的见,不是真正的正见,名字一样,内涵不一样。因为你知道吗?耶稣教也说正见、正法,甚至有一个字就是这个意思,Ortho dox,Ortho是Right是正的意思,dox是doctrine是法义或法条,天主教有一派叫希腊正教,那叫Ortho dox,所以所有的外道都把自己的教理教义当作正教,有别于它教法的叫邪说。因为基督教是很排外的宗教,所以它特别注重这个东西,Heresy (邪说)、Heretic(形容邪说的),有很多词都是讲这个意思,不去说它。

总而言之,佛讲法就是令众生起正知见。众生就无明到这种地步,没有自知之明,自己就自称为正;乃至于任何宗教都自己自称为正,乃至印度九十六种外道大部分都称他们所得到最高境界叫「正遍知觉」,他得到正遍知觉,也就是「薄伽梵」。所以那个「薄伽梵」不是世尊发明的,是所有的外道他们证到他们那个道最高境界就自称「薄伽梵」。天主教教皇常常会封圣。有一些基督徒死掉以后,过了若干年,天主教皇由于主教的提议,然后要封他为圣人,等后代人,譬如说Patric,这个人过了若干年以后,大家提议,教皇同意了,就变成St.Patric;有一个人叫Martin,封圣以后,叫St.Martin。你看,他也很多圣人。连儒家也有个圣人,有七十二贤,那是皇帝封的。因为皇帝是受他的利益,所以就封他为圣人。自古以来所有的皇帝都很讨厌孟子,为什么?因为孟子一开头:「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尤其是明太祖,讨厌他极了,把他逐出孔庙,把他的牌位拿掉,不让他吃冷猪肉;不供他了,所有的宗教都自称是圣。

但我刚刚要讲,就是入如来知见以后,知道什么是正法,如来知见就是正法的最高境界,再对这个正法起正信,再令我们起想要修行的心,再令我们想要得果,光是为了要修行而修行不行,是为了要得果而修行,要有一个最高的目的。不只是打坐很舒服,就完了。一定要致果,一定要有成果;你没有达到成果,你就是还没完成。你打坐,就是要修禅定,要得定;你持戒,就是要得到戒的道;修定,就是要得到定的道。你修行种种般若、观法,就是要得般若大智,乃至一切智智,所以一定要有成果,不是说修一修就好,一定要有成果,但这成果不容易,一定要不断的努力。真正想要得果的发心是正发心,真正的、正的就是本,正典的,而且是本体,就是那个东西。那个发心,就是要那样的发心,才是正发心,所以是正典的发心,就是如假包换;就是正发菩提心。我尝试解释一下,不懂台语的也学一下,就是真正的发心、纯粹的、不虚不假的,就是正典的,没有做作、没有假装的、没有不实的。就好像你去买一个皮包,真正名牌就是正典的,伪造、仿造就不是正典的。如果正发菩提心,这样子一路下来,这样如来讲经说法、一切开示都是为了这个:令得正见,令起正信,令欲修行,令欲得果,令正发菩提心。这样一路修来是做到什么?做到教化、长养、成熟、成就一切众生,所做的那些事跟成果就是做这个,所有的讲经说法的人、注经的人都应该以这种目的、用心放在心中,随顺如来,这样讲经说法。如果这样随顺如来说法,就是正说法;如果不是这样,或与此相违的话,就是邪说法。顺便叫你判别:什么是正说法、什么是邪说法?我们不是说「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为什么叫「邪师说法」?不只是内容邪,而是方法也邪、目的也邪。第一个,说法的人让你不能起正见,甚至他自己的知见就不正。什么是知见不正?他常常讲经说法依于俗见,讲一些世俗的境界当作追求的目标、做事的方法、修行的方法,讲很多俗事,或依于外道见,赞叹外道见、赞叹外道法、赞叹外道的境界、赞叹外道所行,就不是正见。还有,依于二乘见,赞叹二乘,令众生追求二乘知见,令众生追求二乘境界,当作是好的、当作是终极的、究竟的,这就不是如来知见。如来知见是要导引一切众生破斥远离一切凡、外、邪、小的境界,入菩萨知见、入正知见、入如来知见,这就是正见。最后如来知见才是究竟的正见。你听到人讲经说法,讲了很多很多,但里面都充满了凡、外、邪、小的知见、境界、所行、所说、所为,劝动你去那样子效学,这个就是邪知见,就没有引你入正知见。我在讲这个,只是个名目,很抽象,你自己要去套、观察,我不能讲那么明白。因为我光是这样讲,就已经把所有人都得罪光了,再讲清楚不行。令起正信,你只信什么?只信如来知见是我唯一修行的唯一指标,而且信如来的法,真正会利益我、使我得解脱、真正会令我得无上菩提,除此以外没有,都不值得我去追求,可以弃若敝屣(好像一只旧的破鞋子一样把它丢掉)。不管他讲的多么的冠冕堂皇、多么动听,但他却在在处处令你不信佛法、不信正法、不信如来法,那个就是他说法的致命伤;如果你吸取了他那个,就好像饮了砒霜一样。你若需法若渴,听了他这个没有正知见,起正信的法,就有如饮鸠止渴。所以正信的法,当然就不能信一切世俗的见解、不能信一切外道的见解、不能信二乘的见解,一定要信如来正知正见,入一佛乘,这是最正的,否则都是不究竟的。有人说,有一个大法师写了很多书,有一个人看了以后就说:看了他的书以后,就越看越不信佛,越看越对佛法没有信心,尤其是看了以后,对大乘没有信心,所以修大乘的退为二乘,修小乘的就退为世间法,世间法要不要退?不用退了。由修行人入了世间法,就已经是入了魔道了。因为不信大乘、不信小乘,最后指向人间,就变成人间佛教,追求世间有漏的福报当作究竟,称为大乘,套一句《金刚经》的话:这种大乘是名为大乘,所谓大乘者非大乘。那只是晃子而已,根本不是,因为它内涵完全没有修行内涵,只有做世间善事而已;做世间善事是很好的,但不是佛教的本体,更加不是主体,那只是一点点你可以配合着做,你不能都不作布施,可是你不能只是布施钱财;如果只是布施钱财而当作是修行的一切,就好像你只是进庙里去烧香拜拜就当作是修行是一样的。有没有修行?有。修行多少?一点点点。烧香拜佛表示你有一点点信心,可是你要烧香拜佛干什么?那还不是求世间的事情。

我由于自己过去的经验,小时候逃学的经验,所以就引发很多的体会,乃至我求学的过程。简单一句话来讲,不管是读书或是学佛都不能勉强。所以做父母的,不能勉强孩子要读书,你可以督导他、引导他读书,但是不能勉强,他不想读,或是读不来,也没办法。你自己心里面不是说看破,但是你知道要怎么处置这个事情。他读书读不好,是他福报的问题,也是你福报的问题,但是不一定自己本人不会读书,你的孩子一定不会读书,这是不一定,每个人的业是不一样,很多孩子读书比他父母多,可见父母读书多,不是子女一定读书好的指标。譬如我妈妈不认识字,但我认识很多字;而且我几个哥哥虽然没有读很多书,由于时代的关系,日本统治、二次大战等等,所以没有机会读书;其实他们很会读书,那时候好的小学是要考的,考智力测验。我三个哥哥都考上北师附小,那个时候是台北最好的小学,主要都是给日本人上的,台湾人要去读的话都要考试,好像听说日本人也要考一考。我三个哥哥都考上,都读那个学校。我爸爸是读书人,他在气象台工作,但不幸我父早亡。虽然我妈妈不认识字,但是三个孩子都读北师附小。我爸爸是公务员,所以他们在我家门口挂一个牌子,上面写「国语家庭」,那个「国语」当然是指「日语」了,当时是很「光荣」的。顺便讲一个笑话,这是调侃我妈妈,我妈妈跟所有的台湾妇女一样,都要去听日语的课,要去学日语。她听了一个礼拜左右,老师告诉她:「你不用听了,可以回去。」她常常讲这件事,她觉得很得意。可是我后来的解读是这样子,也许那老师看出来:「恐怕你学了也没用,不用来了。」因为我后来长大了,学了日语,知道她的日语很烂,没懂几个字,而且老师也知道她孩子很多,又这么忙,也没有时间读书,恐怕学文字方面也不是很行,所以老师说:「你可以不用来了。」虽然这样,她很得意,老师说她不用再读了。因为很多台湾人学日语学得不三不四的,讲话的时候中间插入几个日语,事实上是没有办法讲整句日语,所以讲一讲台湾话就插几句日语,这样子。我最不赞成这样子,有些人讲一讲,插一两个英文,你如果行,有种就讲整句英文就好了嘛,要不然你就不要讲,你光是这样卖弄有什么意思?这就是半瓶醋响叮当。你孩子如果不想读书,你要想办法令他想读,可是他如果实在不想读的话也没用,你就不用太勉强,可能他的志向或是他的专长在别的部分,也不一定非得非得要读书。然后由这个讲到修行,如果你修行很认真,你的儿子、老公、老婆不跟你一起学佛,那你不要勉强,各有各业力,勉强不来。他因缘没有成熟,不想学你,勉强他有什么用?到后来只是两个都不愉快,所以一定要把这个事情看清楚,都不能勉强,这个父母、子女、配偶都不勉强,乃至师父对弟子、对信徒、对徒弟也不能勉强,他能修就一定会好好修。就好像所有的学生都希望自己品学兼优,可是能做得到吗?不行,一定有好有坏。同样的,所有学佛人也是一样,谁不希望自己在学佛路上做的很好,在解行两方面都很好,在戒律上很清净,谁不希望这样子?但是事实上没有办法,这不能勉强的,所以要看开。因为你了解这业力、因果,你就知道这毫无勉强;你若常常这样勉强,他痛苦,你也痛苦,到后来你就一头撞死,他还是那样。不过有一些是可以改变的,你慢慢的教、化、长养、成熟他,要慢慢很有耐心,像苏利文小姐教导又聋又盲的海伦˙凯勒一样,只能这样子了。你看看佛如来、地藏菩萨有多辛苦?「譬如穷子,舍父逃逝,」逃就是逃家。我没逃家,我逃学。可是我实在不是逃学,我是逃打。虽然逃打,逃得一打,逃不过二打,还是被打。在一、二年级的时候,我虽然没有写功课,但还是去上学。当上完课,大家都放学了,老师就留下我们写功课。我说我们,是因为常常是有好几位这样子的。下了课,老师、同学们都去吃饭,留下来写功课的当然没有那么乖,就到操场上散散步、聊聊天。有一次我跟周宝宝、朱智雄,其中有一个说:「听说延平国小,他们那里不用写功课的。」我说:「真的?」他说:「是啊!」我说:「那我们赶快办转学。」就这样讲讲也就算了,后来没有真正办转学;后来长大了才知道:原来没有一个学校不用写功课的。有是有,美国学校不用写功课。有意思,我永远记得那时的样子。我因为自己有这样的经历、这样的过程,所以我的学生即使功课不好的、调皮捣蛋的,我常常也会想:「也许他将来也会很有成就。」这都不一定,因缘的问题。譬如在下后来就不一样,刮目相看。

「今日乃知: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虽然有多闻,但是如果不修行,与不听经闻法是一样的。「乃」就是「才」,这有那种惊叹的意思。到现在才知道,虽然有多闻,但如果不修行,就跟没有闻一样。「等」是同等。以「多闻」来讲,不只是听闻记诵而已,应该是有「闻慧」,才是真正的「多闻」。如果只有听闻记诵,听了以后,乃至会背起来,但完全不解其义的话,就不能称为有「闻慧」,「闻慧」包括有解。听闻记诵只是「多闻」,不是有「闻慧」。「多闻」就是听闻记诵文字、文句,「闻慧」是一般通教所说,在唯识学称为「闻所成慧」。「闻」还要「所成慧」,所成是什么?听闻以后,经过理解,得到那种对这个理的智慧,或是对这个事的智慧,已经有这样子,所以叫「闻所成慧」。换句话讲,「闻慧」就是解慧,它能知解、了解。譬如这样说好了,假设你记忆力很好,诵了很多经,而且都会背很多经文,那个叫「多闻」。比如你会背《地藏经》、《普门品》,会背《金刚经》等等,但是你不太了解那个意思,那个叫「多闻」,不能叫「闻慧」。「闻慧」就是要对里面的经文道理要懂得那个意思、解,当然是正解,这叫「闻所成慧」,闻慧。譬如以《金刚经》来讲,你会读、会念,也听法师解释里面道理,或是看解释的经书,因此深入《金刚经》的道理,你都能懂得这个意思,不只是文字表面,那个叫「闻所成慧」。也就是「闻慧」是经过你心里面的理解力,经过整理、消化。经文的意思、道理,已经深入你的心,跟血液里面,这个叫「闻慧」。「多闻」就是经文经过你的眼睛、耳朵、舌头、又出去这样,没有经过你的心识整理、理解、吸收。「闻慧」是解,「多闻」是连解都没解。「多闻」是闻知的意思,现在的人特别多,稍微闻知佛法就当作满足了,以闻知为满足,以知解为修证。你有闻慧解了以后,要接着去修行;如果没有照着那个道理去修行,就是阿难这里所说的:「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就好像有人用嘴巴谈论种种食物,但没有吃到东西,终究不能令肚子饱。

[注释]

[「重复悲泪」:又再悲从中来,而泪流不止。这次阿难真是悟今是而昨非了。]阿难很深切的时候,就会流眼泪,就会想:「我以前怎么那么笨?我以前怎么这么糟糕?」那就流泪了,不相信自己会这么笨、这么糟糕。可是以前都认为自己都还可以,乃至觉得自己都还不错。

[「将谓如来惠我三昧」:「将」,而。「惠」,嘉惠与我,惠赠,惠赐。这本乃人情之常,亦是凡情所在,]一般人一定都会这样想,譬如你哥哥是教主,你一定会得到一些额外的东西,都没有一些内线交易是不太可能,偷偷给你一些东西。阿难就一直在期盼内线交易。内线交易,做股票的;本来应该按照牌告去交易,但因为你透过人事关系事,先知道哪股会变成绩优股,涨多高,你就透过内线交易,便宜时候多买,这都是炒作的,有些人是大股买,把它炒高起来。在还没有炒高之前,你得到内线,他们通常都是作弊的,知道哪些股会炒高,你就赶快去买,一天之内你买入几千股,就大赚了。[因知]因为知道他堂哥[如来有无量三昧,]没有理由他不惠给我一昧、二昧,[而他又是佛的宠弟。]佛很宠他,让他当侍者;如果很讨厌他,怎么会让他当侍者?天天跟着不是很痛苦吗?天天跟着他,如果连袈裟都不会拿,那不是很糟糕吗?

[「不知身心本不相代」:]阿难自己却不知道身心不能互相代替,[一切功德福报还是要自己修;如来虽有加持力,但自若不发心修行,与如来之加持力亦不相应,故如来亦无法加持。]你的身心是有漏,他一直加持,你都漏光了,那有什么用?你自己要成为无漏才行。什么叫「加持」?佛力加,众生心持,所以要把它持起来;要不然,佛力一加,大智水、大悲水一倒进去,你的心是个过滤网,全都过滤掉、漏光了,所以这个心就不能有漏,而且马上漏过了,因为你那个是漏网嘛!一切功德福报还是要自己修,一切的业力还是要自己去消,你不能一切都靠佛来帮你消,那佛可忙了,又要消你的业,又要加给你功德,好吧,那你这个人干脆我来帮你作好了,没有这种事嘛!我帮你消业,然后你又拼命造业,那消得了吗?消不完,我加给你一切禅定福德,三昧神通,结果你的心是一个漏网,加而不持有什么用?没用,所以佛就不play God.(扮演上帝了)。据耶经讲,上帝创造一切,一切众生都是他创造的,所以耶和华也是很无聊,而且我觉得他满笨的,他造人也不造的好一点,造得毛病百出,造出来又让他受这么多苦、这么多妄想,可见他自己也是这样子。这是可见,这是逻辑推的,耶经里面讲上帝以他自己的形象造人,所以可见他就是这个样子,这样上帝实在是可怜!我佛如来也悲悯他。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九月四号。我刚大学毕业的时候,我一个同学说说:「今年我大五。」现在算来若干年过去,不知道要大几十了,大二十几、三十几,老大徒伤悲。最后大家不要忘掉大家告诉大家:有最好的佛法免费奉送,比家乐福还要好,真的是又加乐、又加福,还加智慧,所以加乐福智,是如来的正法,「华严四十二字观门」,让你能得到最高的观想智慧,所以赶快报名,报名截止二十号,所以没有多少天了。

南无阿弥陀佛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如果资源对您有帮助,欢迎移至上方按钮打赏--闻思修,阿弥陀佛!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