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如何修行?有时候讲到修行,不一定要到寺院,也不一定要像老僧入定,其实在我们的生活里,做人处事都应该要有修行,都应该要有修业。 一、衣食住行的修行:比方,穿衣只要朴素、保暖就好;吃饭,只......
4、璎珞供养 【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是故」,是承上起下之词,观世音菩萨因为有如上的种种功德......
世间以五欲六尘为乐 达人以禅悦法喜为真 世间以立德立功为务 达人以证悟般若为要 Ordinary people indulge in five desires and six senses;pract......
父母,除了教育子女以外,还要对子女未来前途有一番帮助。如何对待子女呢?有五点意见: 一、教育子女不可为恶:我们教育子女有一个原则,就是不要让他做坏事。他讲坏话了,告诉他不要讲坏话;他有不当的行......
第8课丨苦从哪里来?无我怎么能无苦呢?02 二、苦从哪里来 我们要想离开苦,就必须知道苦从哪里来?把苦的来源找出来,我们才可以脱苦。 苦的来源如下: 1、我与物 因为我们对于物......
空生的吉兆 大圣佛陀对宇宙人生所发表的言说,其数之多,真是浩如烟海,无有边际。不容怀疑的,佛陀所有的教法中,皆是以大乘法为中心,在大乘法中又以般若为中心。什么是般若?最好的解释,就是觉知「空」的智......
聪明的人做事,将事情单纯化,所以增加效能;愚笨的人做事,却把事情复杂化,只有事...
树下生伟人 假若有人从两千五百年前到现在肉体还活在世上的话,那就是佛陀弟子中头陀第一的大迦叶尊者。 不久之前,法国的柏林森博士在印度的鸡足山上,还见过尊者大迦叶,并且皈依了他。这位富传奇性圣者的生......
小人专希望人给,给过就忘 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必报 A mean person expects all things from others,and then forgets to reward ......
父母和子女之间常因为上对下的关系,常常剑拔弩张,即使是关心爱护,也会因为言语表达的不当,结果关系更加恶劣。如何教育子女?在生活上、语言上我提供四点方法: 一、以鼓励代替责备:年轻的儿女所能承担......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即解颈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而以与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 无尽意菩萨听到上面所说的观世音菩萨的广大功德,因此向世尊说......
轮回虽然有如此深远的意义与价值,但是一般人对于轮回的存在与否、轮回的觉察、自的等问题,仍然有深刻的疑惑,我简单归纳成下列几个项目: 一、轮回的存在对吾人究竟是好,抑或不好? 有人也许会认为......
星云大师讲《心经》 第7课丨什么是空?怎么样才能看到空?04 空,是“空”中有“有”,“有”中有“空”,我们不要把空与有分开。举一个禅宗的公案,我们就会明白了。 有一位居士问智藏禅师:......
人人都希望自己能成功,但成功与失败如影随形,是很难分开的。成功有成功的条件,失败也有失败的原因,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十点: 一、虚荣者败:一个人好虚荣,不切实际,就容易失败。 二、懈怠者败:懒......
在佛教里,讲到孝顺父母,有三个层次:初品的孝顺父母,是甘旨奉养,让父母在生活上获得适度的孝养,没有缺乏;第二是光宗耀祖,为人清白,事业成功,名利双收,道德令人敬重,让父母祖宗都得到荣耀,这是中品的......
星云大师讲《心经》 第7课丨什么是空?怎么样才能看到空?03 5、从相状假来看空 什么是相状?例如灯的相状就是光明。我们坐着读书,或许嫌灯光不够亮,抄笔记好困难,但是如果有小偷来了,他......
节省可以医贫,满足可以医贪 恬淡可以医躁,宽厚可以医瞋 随缘可以医执,读书可以医俗 正念可以医心,慧解可以医邪 Frugality can cure your poverty. Content can......
人间第一幸福儿 佛陀还没有出家的时候,是迦毘罗卫国的太子,曾经娶拘利城耶输陀罗公主为妃。 太子和公主同是在十九岁的那年,生下罗睺罗,太子很欢喜,这不是一般人生了儿子的欢喜,而是因为太子曾向父亲净饭......
【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 前面从现佛身到现执金刚神身,是示现观世音菩萨各各不同的现身,那个叫别答,这段是总答。释尊总答道:「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