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本明 因师故瞎,大家看完之后有什么感知!

导读:我眼本正,因师故瞎

这是一个大禅师悟道后讲的两句话,因为原来的师父指导错误,以致本来明亮的眼睛,等于被老师弄瞎了,看不清楚。所以那些乱七八糟的著作,与我一样。

“我眼本明,因师而瞎”,这句话说出来怪吓人的——我本来怪聪明的,结果被老师教傻了;我本来有一双慧眼,结果被老师教成了一双近视眼。

所谓“师”,当然主要是指授业师,除了学校教师外,还有各行各业的师父。如果老师智慧有限,或者私心太重,或者品行不端,是极有可能悟导学生的。

让我想起了一句话:“自从一见《楞严》后,不读人间糟粕书“。

一、读《金刚经》对主题的感悟

《金刚经》上说:“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释迦牟尼问他的大弟子须菩提:“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我以前在燃灯佛门下学习,得到了佛法吗?”须菩提回答说:“没有,世尊!您在燃灯佛那里,确实没有得到佛法。”

正因为他在燃灯佛那里没有得到佛法,所以他才写出了不同凡响的《金刚经》。其实,释迦牟尼学了很多的佛法,但他都感到不怎么的,不因为迷信大师的说法,而误了自己的本性,最后才悟出了金刚经里的道理。

禅宗祖师悟道后说:“我眼本明,因师故瞎。”因为原来的师父指导错误,以致本来明亮的眼睛,等于被老师弄瞎了,看不清楚,以至于走了许多弯路。所以,许多大师的说法,许多乱七八糟的著作,都会搞乱我们,把我们的“眼睛”搞瞎!

所以《金刚经》里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如来所说法,金刚经里的说法,你也不可抓住不放!你听了里面的话,认为一定就对,那你就上了你自己的当了。所以,“不可取不可说”。

因为一个人真正想的东西很难完全说出来,譬如你去吃了一道好菜,回来告诉我们怎么怎么好吃,可当你真的吃了,还是没有吃到他所表达的那种味道。就像我们看《红楼梦》小说,一千个人看了有一千种想法!就是有权威的红学专家,他们说的话也不可信,只能作参考。因为《红楼梦》作者当年写这部小说的真正用意,又有谁知道呢?这道“菜”的真正味道只有吃的人才会体验到,却又不能完全说得明。所以,任世人去评说!

佛法也是这样,能说得出来的,表达得出来的,已经不是它了。所以如来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没有一个固定的说法。“非非法”,也不是没有固定说法。

二、物理学之道、禅对主题的感悟

我们中国人已经上升到把人看作是一个小宇宙了,《物理学之道》一书已经接近禅佛之道了,可是它还是有一个阴影。我们追根到底还是要探索禅的东西。正如一个人问爱因斯坦:如果你的广义相对论没有被实验证明的话,你会怎么办?爱因斯坦回答说:那么我就会对仁慈的上帝感到遗憾,因为无论如何这个道理是正确的。既然大家不怀疑爱因斯坦,那就更不应该怀疑释迦牟尼,这是一个大前提。

释迦牟尼的东西被人家歪曲了,到了中国唐宋之世,中国人把这个体系才正式继承下来。我曾经有一篇文章,论述物理学和禅宗,我在物理学会中谈物理那就像我在禅堂上谈禅一样。按照道理,物理学和禅是共通的,这是一个原则。禅是真修实证的,那是合乎物理学的条件,物理学没有实证那就是形而上学,那就是空洞的东西。实证而后还要被实践,你光是在实验室里面实证E=mc2,而不能实践的话,不能产生核弹,不能产生核动力,E=mc2等于没有用的。以此类推,禅必须为大众所用,它所用的就是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等于物理学上的做实验。一个完整的理论必须进到实验室里面,完整的禅文化必须到禅堂里来。所以我说,你们物理学家要学禅。物理学家都知道实验室的重要,那为什么不来打坐?为什么不来参禅?

我们对禅要同情地理解。什么是同情的理解呢?那就是先做最好的学生,要在批判你、打倒你之前,先去掌握你,了解你。就好比一个NK细胞,如果它没有识别功能的话,那我们人早就死光了。一个小细胞都能够先有识别,然后再对病菌进行攻击,何况一个人呢?动不动就全盘否定吗?基督教对异教徒的异端审判,那就是对真理的诬蔑和摧残。禅本身就是一个实验室,在实验室里面,那个佛已经像爱因斯坦一样变成物理学上的上帝,因此现在我根本就不谈佛了。

大家既然来参加零修,那就入乡随俗。有同学问我零修干什么?大家是来零修,这个名词我们先不论,我在这方面不多说,只讲其中几点。零修就是在一定时间、在有效的时间里面,大家把全部身心投入其中,结合平常的修行做一次求证、一次实证。零修,在古代就是结合平常的修行,然后再集中起来使之凝聚、升华。

古代一些丛林里面,平常修行,然后一年有一次集中修行,叫打七。我们现代人不知不觉,平常与禅是没有关系的,因此更需要一个总结。一定的时间就是七天,在七天里面要产生效果,不然与学术讨论一样没有意义了,我们要讨论学术,什么地方都可以。打七的时候,参加者的身心要投入,主七者的身心也要投入,而最关键的是主七者的见地。有效无效不在次数多少,如果你天天打七不投入也是白搭。

我一直强调实验室里面最主要的是主抓实验的人,杨振宁、李政道能够得诺贝尔奖金,主要是吴健雄实验有方。如果没有吴健雄,他们两个也不会获奖。所以,黄檗禅师当年说:大唐国内无禅师。不道无禅,只是无师。这个师不必是王老师,不必是李老师,严格说起来必须是过来人,就是走过路、翻过跟头的人。

《红楼梦》智通寺有一首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写这副对子的人一定是一个翻过跟头的人。翻过跟头的人,走过路的人,悟道的人。只有再来人才能带领大家走上正路,如果自己眼睛都不明,怎么能带领大家上路呢?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我眼本明,因师故瞎;我眼本正,因师故邪。学生是无辜的,老师的责任更重。

三、引用南怀瑾老师的理解

南怀瑾说:“我眼本明,因师故瞎。”这是一个大禅师悟道后讲的两句话,因为原来的师父指导错误,以致本来明亮的眼睛,等于被老师弄瞎了,看不清楚。所以那些乱七八糟的著作,与我一样,乱搞的,经常会把人家的眼睛搞瞎了的,这一点要注意,要特别注意!

“我眼本明,因师而瞎”,这句话说出来怪吓人的——我本来怪聪明的,结果被老师教傻了;我本来有一双慧眼,结果被老师教成了一双近视眼。

所谓“师”,当然主要是指授业师,除了学校教师外,还有各行各业的师父。如果老师智慧有限,或者私心太重,或者品行不端,是极有可能悟导学生的。它包括四个方面:

1、观念误导

将一些错误的观念灌输给学生,学生的智慧会急剧下降。比如过去的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提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学生一听,干什么都不如读书好,还是读吧!结果读来读去,读得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当然也有极少数人读出了名堂,多数人都成了“废物点心”。

古代的老师说不定还好一点,会把待人接物的礼仪教给学生。现代的老师连这点东西都能省则省,除了教学生要说“老师好,老师早”之外,其他的都不关心,一味地教学生勤读书,考名校。如果学生因为帮忙做家务,成绩有所下降,老师还会去家访,劝家长不要影响孩子学习。实际上,孩子做家务,帮家庭尽义务,本身就是学习,怎么能说“耽误学习”呢?

2、目标误导

老师有义务指导学生确立人生目标。但是目标并非越远大越好。佛家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学佛不见得这辈子就要求成佛,这辈子不行还有下辈子、下下辈子,直到几百上千万年之后还有机会。这辈子不能成佛,修到菩萨境界也可以。菩萨不行,修到阿罗汉也可以。阿罗汉不行,修到斯陀含也可以。再往下,当个普通僧人总可以吧?如果还不行,当个守戒居士也行。如果还不行,说明你对佛法根本不感兴趣,干脆卷包走人算了。

儒家立的目标就太高,动不动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还说得过去,哪有那么多国给你治?哪有那么多天下给你平?对大部分来说,这个目标肯定不现实。

现代的老师,以前也鼓励学生树立高尚目标,当科学家、政治家,这家那家。这种目标肯定对大部分学生不适合。现在不谈什么高尚了,连目标也不谈了,如果谈的话,只谈考大学、找高薪工作。

作为老师,有义务了解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确立愿意终生追求的目标。没有做到这一点,所有关于目标的话题都是误导。不谈目标的问题是更大的误导。

3、知识误导

老师对知识掌握不准确,理解不透彻,固然会造成误导,但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有时候,老师会根据自己的观念妄解知识,这就是可能造成比较严重的问题。比如,有一位学生抱怨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老师们就用爱迪生的名言来教导我们:天才=99%的汗水+1%的智慧。然而老师却始终没有把爱迪生的话完整的告诉我们。”爱迪生的原话是:“天才=99%的汗水+1%的智慧。而那1%的智慧却比99%的汗水更珍贵。”老师把后面半句话省略掉,意思就全变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中国人以勤劳为美德,而这句话是反勤奋的。但这么一省略,学生得到的只是被曲解的东西。

四是行为误导。老师身教的影响,可能更大于言传。老师在为人处世方面不过关,在品德修养方面存在严重欠缺,对学生的伤害是难以估量的。

上面讲了老师不少坏话,但学生的眼睛被弄瞎,却不光是专业教师的责任。从广义上来说,在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每一个对他施加过影响的人,都做过他(她)的老师。比如家长、邻居、同伴、新闻媒体,都要对他(她)的失明负责任。包括笔者在内,本意是想让你的眼睛变得更明亮,一不小心可能把你的眼睛弄得毛病更大。

实际上,当一个学生走进校门时,已经被弄得“高度近视”了,学校教师只不过是使学生更看不清了。当学生走上社会后,受误导的机会更多,这才真的变成了瞎子。难怪有人声嘶力竭地唱道: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世界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婴儿刚出生时是最明慧的,最接近佛道,个个都像一尊小菩萨,待人绝无机心,更无害人之心,亦无过多贪欲。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一切纯出自然。以后离佛就越来越远了,苦恼也越来越多,每天阴着脸,几乎连笑都不会了。有人统计,每个婴儿平均每天笑300多次,整个一个欢喜菩萨。到了成年,平均每天只能笑十几次——是不是苦笑、假笑还不一定。这是眼睛不行了的缘故,看不到令人高兴的事情。

但是,我们的眼睛不行了,也不能完全埋怨老师们,自己也有责任。如果自己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就不那么容易受到老师误导了。释迦牟尼曾师从燃灯佛学习,他却否认从燃灯佛那里学到过佛法,说明他根本没有被老师误导。他还曾说,过去诸佛“是我弟子”,这说明他没有被所有老师误导,因而慧眼独具。

西方哲人亚里士多德也是如此。他17岁师从柏拉图,时间长达20年之久。他非常崇敬自己的恩师,曾作诗赞美过道:“在众人之中,他也是唯一的,也是最初的。……这样的人啊,如今已无处寻觅!” 然而,在探究真理的道路上,亚里士多德不畏权威、不畏传统,并且毫不掩饰地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与恩师存在严重分歧,甚至毫不留情地批评恩师的错误,以至招来一片指责声。对此,亚里士多德的回答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如果我们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信念,眼镜片的度数就不会因为老师而增高,眼睛反而会变得越来越明亮。

南无阿弥陀佛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如果资源对您有帮助,欢迎移至上方按钮打赏--闻思修,阿弥陀佛!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