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座100成观法师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座100

成观法师讲解

佛法道理懂了很重要,可是光是懂得道理又不知道怎么样落实在生活行为上,问题就在这里。你现在知道了「客」跟「尘」、「主」与「空」的道理应该懂了,大概懂了,可是怎么做?说好听点,就是怎么修?什么叫修?这个怎么修?就是怎么做,「修」就是「做」,你要能做的,才叫「修」;你不能做的,嘴巴喊的,只是口号、口头禅而已。「客」、「尘」、「主」、「空」这两套道理怎么样去落实它在生活上?「做」就是把它落实在生活。「客」就是来来往往、来来去去奔驰不停,你懂这道理就不应该作「客」,不要到处奔波,不要到处去,不管是在佛法上或其他上,东门转一转,西门转一转,所谓到处结善缘。心就没有一个归趣,没有一个一定的地方,就是到处奔波,这是说道场方面。师友方面也是一样,没有固定的,就跑来跑去的,台湾所谓的跑道场,到处作客,哪里打《梁皇》就赶快去了,哪里有水陆大会又去了,现在不只是水陆,陆海空。到处作客,乃至于朝山、朝圣,这些都是来来去去,奔波的。佛法不是叫你奔波的,都是叫你定下来,不只是心要定,身更要定,你身不定,心如何定?你说:「可是我每一次朝山的时候都得到好大利益,都很感动,看到佛寺这么庄严,祖师等等。」那个都是权变的方法;你如果心定不下,来朝朝山也是好的。可是你不在把心定下来、在这上面用功夫,反而反客为主,一天到晚只是朝山、朝圣,认为每一次都有很好的境界,那个都是虚幻的。试想历代祖师哪一个是因为朝山开悟的?没有。为什么?因为朝山是奔波。乃至「赵州八十游行脚」,赵州和尚是一个大禅师,他行脚不是看风景,也不是朝山,他是参访善知识,求印证,求修行的方法,所以「行脚」是这样意思。「行脚」不是走路,台湾有一个道场,说「从哪里走到哪里称为行脚」,那个是「远足」,不是「行脚」,可是那个不算是「远足」,是「近足」。「行脚」是「参访」的意思。参访参什么?不是看五台山的寺庙多好,九华山的菩萨的肉身,不是这样,「参访」是「访善知识」,那里面一定要有活在那边,你可以问他问题,他可以回答你问题,不是去那边你问问题用抽签、卜卦的,那更不对了。「赵州八十游行脚」,到后来发现只是「空费草鞋钱」,为什么?所谓「灵山在心头」,应该要从自身、自心里面去悟,去求通达,而不是到外面去奔波的,你到外面去奔波就变成什么?外道。到外面去求道,就变成外道。你若理解这「客」的意思,就应该把它落实在你的生活、你的修行、你的人生,这个人生包括修行跟生活做人,待人自处都要远离「客」的来来往往、戚戚惶惶。「客」,最好的印象就是以前的客商,做生意的,不但是来来往往,而且戚戚惶惶的求利。了解了「客」,就应该从这方面来落实你的修行,不再做「访客」,不再到处奔波,把它定下来。我们曾经说,如果有些人心定不下来,必须到处去朝圣、朝山,还三步一拜,这样就觉得很殊胜。我就说这当然是不错,因为一方面可以游赏风景,二方面又可以修功德,三方面可以秀一秀,因为你在拜的时候路人都会看,好像Tom Sawyer(《汤姆˙索亚历险记》)在班上出一点风头就感觉很了不起,尤其是他犯错了,老师处罚他,罚站,他走出去觉得很威风,觉得自己好像英雄一样。马克˙吐温很有意思,他确实把小孩子的心理掌握得很好。事实上不只是小孩子,而是人性都是这样子。如何把「尘」字落实在生活或修行里面?尽量远离尘垢、远离尘缘、染缘。进一步讲,会令你生烦恼的人,你要远离;会令你生烦恼的地方,要远离,离烦恼缘,烦恼就是「尘」,「尘」就是烦恼。这样够明白了吧!应该要这样。要不然你看光是看经文里面讲门开一个隙,光照进来,看到很多游丝,你看那样好像很罗曼蒂克,而且那景象好像很美,对不对?不是这样。那个「尘」是代表烦恼,是要远离的,所以尽量要远离一切的尘染就对了。会令你生烦恼的人,你还没有学佛之前交的朋友,非常要好,可是你学了佛以后,觉得他老是让你起烦恼,那恐怕就要稍微保持一点距离,这是我本身的经验。你说:「那学了佛以后就很少朋友了。」你要那么多朋友干什么?你跟佛菩萨做朋友就好了,因为世间的朋友就是这样,聊聊天,你喜欢的谈一谈,我喜欢的谈一谈,互相谈一谈,就这样而已。等到借钱又另外一回事,这就是朋友。朋友还有一种,就是风光的事多讲,逑事就不太讲了,世间的朋友就是这样子,自己有什么见得人事也不太讲,因为不太放心。一切世间交朋友都是虚妄的,除非你真的那么幸运,有一个很真诚的人成为你的要好朋友,然后你可以跟他讲所有的事情,坦诚的讲。你有困难的时候,他可以帮助你;他有困难的时候,你可以帮助他,这样就很幸福。可是一般都不是这样,一般也许可以知已,但碰到困难的时候,就很难那么知已。你碰到困难的时候,你问他:「你现在有多少钱?」「没有多少了。」就变成这样。所以学了佛以后,就看破一切世间的假相,看破一切世相,但是你修菩萨道也不因此而嫉世愤俗,知道这个是众生的常态,众生的常态就是病态;如果没病,就不是众生就是菩萨了,所以了知众生都有病,只是病的情况不一样,有的人心脏病,有的人肝病等等病不一样,严重性也不一样。因为这样了知,所以对世间一切世相都能够看得清楚,也都不贪着,不执取,而能以悲心含容。这一方面以出家人占最大的优势,你知道为什么?因为你非得含容不可。说是优势,也是最大的劣势。你在家人的话,不喜欢,我就拍拍屁股走路,但是出家人就不能这样,所谓「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你总是要回来。远离一切烦恼源,而且不要到处奔波、奔驰,就破你原来的业习力,这就变成要是有魄力、有担当,所以才可以转客为主。

但是一般人学佛或做人也都是一样,怎么样?没有魄力没有担当,「和稀泥」,一切事情都不清不楚的、糊里糊涂。稀泥本来就是稀稀的,你还在那边和,就叫「和稀泥」,所以心就不能直。如果你要真正做「主」跟「空」的事情,那你必定要有决断,不能「和稀泥」、不能半信半疑,拉拉扯扯,必须要有决断、有魄力,才能做主。简单一句话:要有气魄。气魄很难,包括最大的勇气,它是活动的,是一种力量,所以才能做得到。「本性如空」,它的本体是不动不摇,也不生灭,就好像我刚才的比喻像镜子一样,镜子现出种种相,但是镜中实无相,镜中之相不染于镜,众生「心镜」也是一样,「心镜」显出众相(善相、恶相、无记相,种种心相),但那些心相都不会刻在你的心上。文学讲「那件事情对我印象太深了,都刻在我的心板上」,可是心中实无板。你看众生种种方便言词贪着,乃至说音乐很感人,拔动我的心弦,可是心实在没有弦,这一切都是虚妄。世间言说常常都是虚妄的,只会令人滥情。文学里面常常很多美丽的言词都是虚妄的。

[众生自心现之粗烦恼如「客」,来来去去、熙熙攘攘,生灭来去之相粗显,喧嚣烦杂,如旅店之行客;]我们的烦恼就像客一样,来来往往。我们那个心识、心房,就像旅店一样,烦恼就好像来来往往的客人,到我们旅店住一住就走了,当然留下很多垃圾。[众生自心观之细烦恼如「尘」,如空中之「游丝」(gossamer),动摇不定。然众生心中的粗烦恼之来来去去,却不妨主人之不来去;]我们那个主就像房子一样,客人有来去,但是我们这间房子是不会搬的。[众生心中之细烦恼之动摇晃荡,却不碍本性之空体不动不摇。]「不妨」就是无碍。旅客的来来去去,不会防碍旅店的不来不去。同样的,烦恼来来去去,但我本心的心体没有来去,也是永远不受影响的,所以烦恼来来去去也不会留下任何的印象,不会在我们心上留下任何的印子或迹象,就像浮云过月一样,走了就走了。[众生界之根尘识十八界如客,不住;]六根、六尘、六识,总共十八界,就好像客人、旅客一样是不住的,可是我们的[真性如主,常住,不生不灭。俱生、分别二惑如尘,]烦恼有两种,一种是「俱生烦恼」,一种是「分别烦恼」;与生俱来的是「俱生」,也就是前世带来的,是一种业习,这种烦恼跟「分别烦恼」是后天产生的,这两种惑好像尘一样是会[摇动;心性之体如空,澄寂。是故此段经文,不但可以发明心地,亦且可明心见性。]你就想那些来来去去的影像,就好像你的「心镜」里面所现出来的相一样;这些现出来的相,都是因缘而现的,所以说「因缘幻化」。大乘佛法里面一个最好的思惟或一个观法,就是「如幻观」。这个「如幻观」可以包含所有的观法,这个「如幻观」成就以后,就得「如幻三昧」,「如幻三昧」是观世音菩萨修的,观世音菩萨主修「如幻三昧」,他在因地就修「如幻三昧」。有一部经叫《观世音菩萨授记经》,观世音菩萨得授记,就讲她修「如幻三昧」。这部《楞严经》里面也讲,以前古时有观世音佛教他修「如幻三昧」,如幻熏修。什么叫「如幻」?「如幻」不是幻,它只是「如幻」。因为「如幻」,所以不是真;如幻非真。因为「如幻」,所以它不是真的,跟幻一样;如幻非幻,因为是「如幻」,所以不是真的幻,所以非幻。也就是说「如幻」,你说「它是幻」是对,你说「它不是幻」也对。同样的,因为「如幻」,你说「它是幻」是错的,你说「它不是幻」也是错的。这差别在哪里?差别就是一个「悟」,一个没有「悟」。如果他悟了,他怎么说就怎么对;你若没悟了,你怎么说就怎么错。因为悟了的人所看到的是涵盖一切的,不会有偏差。「如幻」不是真的,因为「如幻」,所以不是真的。因此,你就不会把它当真;你不当真,你就轻松,你就得解脱;你不当真,就一切犹如游戏,幻化游戏。不只是人生如幻化游戏,一切法皆悉幻化游戏。既然是游戏,那就绝对不是搞真的,游戏就是假戏真做。可是假戏还是要真作,如果假戏假做就没戏看了。你看演员,明明知道戏是假的,他还演的很逼真,哭的时候也哭出来,笑的时候也笑得很开心,所以逗得台下看的人,他笑跟他笑,他哭跟他哭,所以台湾话说「演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呆子」,必须要呆子才能够入戏,演戏的人必须要是疯子才能演得入戏,但「入戏」的「戏」本身是一个抽象,演戏的跟看戏的就在那个抽象的空中互相交接,那就称为「共鸣」。可是「共鸣」其实也没有「鸣」,那也是一种幻想;你如果跟那个戏共鸣就觉得了不起,那是虚妄的。「如幻非真」,因为知道非真,所以解脱;你当真,就不会解脱。好像你踢足球或看球戏,如果你把它当真,你就很苦;但你知道那个是假的,如游戏一般,你不当真,就很轻松,看起来就有趣。如果你当真,就变成很苦,连球员打球也很苦,你看球戏的人也很苦。因为你当真,你捧的那个球队如果赢了,你就很高兴;输了,你就很难过。可是这个过程当中,因为竞争,那种心里面就很紧张,其实是很苦的,但众生就是喜欢这个苦,众生就自愿的有点受虐狂,都是这样,自愿;你不当真,一切就轻松愉快。如果不当真,没有假戏真做,世间都演不成。可是菩萨不一样,菩萨了知这一切如幻化游戏一般,但还是很努力的要把这个游戏玩好。什么游戏?三昧游戏,度脱众生。「如幻非幻」,了知因为如幻,所以就不是幻。你悟了的人看到是幻,但是众生所看到的幻不是幻,是真的。看到「如幻非真」得大智慧,看到「如幻非幻」得大悲心。菩萨悟了,看到「如幻非幻」,可是众生还是认幻为真,因此他所见是真,所以受种种大苦。菩萨如是照了,就起了悲心。举个例子,就好像两个孩子在争一个玩具,乃至打架,可是大人一看这个很没有意思,其实不需要为了一个玩具打架,但是孩子就认为那个东西都是真的,大人觉得那个没有必要。因此,大人看到孩子在那边争一些无所谓的事情就起悲心,因为他把他当真。这个「非幻」是站在众生的立场上看。什么是「悲心」?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看事情。如果站在你自己的立场来看,那个根本没什么。一切的悲心都是站在对方的立场来看,才会有悲心,因为没有主观。如果是智慧的话,一定要如理、如实,所以不能站在众生的立场来看,一定要站在理上来看,才能得智慧;而且不只是不站在众生的立场来看,也不能站在你自己的立场来看,不站在任何人的立场,一味的只是站在理上来看,如理观、如实观。但悲心就一定要站在对方的立场来看,菩萨的对方就是众生。以菩萨如理来观的话,「如幻非真」,了知一切如幻之法皆非真实,所以不执着、不贪爱、不染着,因此而得解脱得智慧;得到智慧以后,再观这个「如幻」,从众生的角度来看「如幻非幻」。一切如幻的境界,菩萨所看到如幻的境界,众生都认为不是幻;菩萨如是了知,心起悲心。这一段文字「客」、「尘」、「主」、「空」是可以发明心地,明心见性,乃至悟入大乘。

[经文]

【即时如来于大众中,屈五轮指,屈已复开,开已又屈,谓阿难言:「汝今何见?」阿难言:「我见如来百宝轮掌,众中开合。」】

这个时候,如来就在大众中捏拳再张开,张开后又再捏拳,这象征「外境不住」,开了又屈、屈了又开,这表示外境不住,暗示外境是生灭变化无常,象征这个意思。因此就问阿难:「你现在看到什么?」阿难说:「我看见如来的百宝轮掌在大众中开合,开了又合,合了又开。」

【佛告阿难:「汝见我手众中开合,为是我手有开有合?为复汝见有开有合?」】

佛问阿难说:「你看到我的手在大众中开合,到底是我的手有开合呢?还是你的能见之性有开有合?」

【阿难言:「世尊宝手众中开合,我见如来手自开合,非我见性有开有合。」】

上面哪一句的意思是说,你看到我的手有开有合,你的能见之性是不是也跟着我的手有开有合?是这个意思。阿难说:「是世尊的宝手在众中自开合,我见如来手自开合,佛的手随着因缘而有开合,而不是我的能见之性有开有合,我的见性是不随外在生灭因缘。佛手开合像客人一样,来客、旅客来来去去,我的见性有如不动的主人,是没有开合的,所以并没有什么来去。」来去开合是一样的意思。

【佛言:「谁动谁静?」】

佛再进一步的逼问:「究竟是哪一个有动、哪一个是静止的?」

【阿难言:「佛手不住,而我见性尚无有静,谁为无住?」】

阿难说:「佛的手开合不住,开合而没有固定下来,(如客。因为佛的手像客人一样开合不住。)但是我的能见之性尚且没有静止之相可以得,何为动而无住?连静相都不可得,哪有动相可得呢?哪一个见性是无住的呢?我的能见之性离于动静之相(生灭、生死之相)、离于一切相。我的见性无有静,尚无静相可得,因为有静必然有动,静跟动是相对而生的,如果不成动,如何言静?」正如如果无生,那么没有灭。「静」的相反是「动」,尚且没有静止之相可以得,连静止的相都没有,更何况有动相?动更加没有了。什么意思?都没有静止,哪有动?这个心是远离「动」「静」二相。为什么?因为如果有「静」必定有「动」,有「动」也必定有「静」;因为连静相都没有,所以就一定没有动相。不能说有「静」没有「动」,有「静」必定有「动」。这个自心本性是没有静相、也没有动相可得,远离动静二相。如果你说它是静的,变成它如果有因缘就会动了;因缘到了、和合时候,它就会动。但是这个本心是不会因为有任何因缘会真正的动,这个动的意思就是染着、来去、生死。自心本心是不生不灭的,所以没有「动」「静」之相可得。「尚无有静」,连静相都没有,所以也没有动相;没有动相的话,也没有住相,所以谁是无住?就更没有说哪一个是无住的本性了,本性也没有住与不住的相可得。佛手不住,但我的心也没有所谓的「住」与「不住」,现在阿难就真正进入悟境,悟到自心没有「动」「静」二相,也没有「住」与「不住」,就是远离一切相。「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佛言:「如是。」】

所以佛说:「不错,就是这样子。」

[注释]

[「屈已复开,开已又屈」:这用来启示阿难外境不住之意。]你看佛的教学就是表演,他的教具就是他的手,开了屈,开了屈,然后就问问题。

[「谁动?谁静?」:「谁」,哪一个。何者是动,何者是静?]

[「佛手不住」:佛的手开合不住,如客。]

[「而我见性尚无有静,谁为无住?」:我的能见之性尚没有静相可得,何者有动而无住者?亦即言:能见之性不但离于动相,而且也离于静相。]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动」「静」二相了然不生,那就是本性现前的一个相,「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你静坐看到种种相都是幻化,都不要取,乃至你看到多么庄严的境界都是自心所现的幻相。

[「如是」:这是佛印可阿难的回答。]你看经要能受用,就是一点一滴都要去努力,不要轻轻放过,说:「大致懂得就好了。」那样不会有进步。

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南无阿弥陀佛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如果资源对您有帮助,欢迎移至上方按钮打赏--闻思修,阿弥陀佛!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