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座098成观法师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座098

成观法师讲解

刚刚说你在看经或念经的时候,发现一些好的句子,你可以深入的去观察、思惟、常常去念它,譬如《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你常常念这个句子,把它铭记在心。最近有人问我,他打坐到一定地步的时候,眼前就会现出一些蓝色的光。他问:「我是不是就一直看着那蓝光或住在那蓝光里面?」我就跟你们讲,讲得深一点,《楞严经》里面讲,你在静坐里面,凡有见闻觉知全都不要去跟随它,你在静坐中有所见、有所闻,不管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觉什么、知道什么,乃至于好像有点预知将要发生的事。这就「知道」是指这个「知」,那些都不要去跟随它,都是什么?都是澄心所现的幻相。也就是你静坐以后,心比较沈寂、沈静下来,因此现出一些境相出来,所以那个都不能做准的,因为是幻相。但有一些现象出来也并不是坏事,所以你只要不执着就不是坏事,这些现象,《楞严经》里面讲「非为圣证」,不是圣人所证的境界,你不要认为有一些现象就以为:「噢,那我快开悟了,开悟了」。看到这些或是已经悟了什么都不要去想这些,有没有悟了,那个自有一些标准可以去评判的,但你不知道,所以没有办法。我之前讲「悟」的这一部分有讲到,你可以去复习复习。「非为圣证」,如果你知道这个「非为圣证」,就还可以称为「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所以像这些句子习禅的人,乃至所有学佛的人都应该把它背起来,而且常常念诵,你碰到一些境界的时候,你就不会被迷惑了,那就保证你没有事情。「非为圣证」,你如果在坐中有所见、有所闻、有所觉、有所知,都不能称为圣证,因为在现阶段,佛就说不是圣证,不是圣人证道的境界;「证」是指证道的境界。你如果这样子理解的话,「名善境界」,你这些种种境界还可以称为善境界,但「若作圣解」,你把它当作是圣人证道的境界来解的话,说「我开悟了」,那以这样子理解的话,你就会马上受到群邪,就是着魔了,邪魔外道就来了。这是一种讲法。这是分析的比较清楚。不管你看到《金刚经》还是简单扼要,你不管看到什么现象、什么境界你就马上念这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你坐中所碰到的境界马上就灭掉了,这句话就有如照妖镜一样,金刚破惑,马上把所有的迷惑,虚妄的相全都破掉。什么叫「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有现出的相都是虚妄之相,就是假相妄相;如果你见(这个「见」是解的意思),如果解得这一切的相都是非相,非相就是非真相,一切所现的相都不是真相,你能够达到这样见解的话,你就见到如来之性。虽然你要思惟,还要懂得那个意思,真正懂得。如果你能够见得一切相都不是真相的话,那你就可以见到如来性,如来性就是佛性,佛性是不着一切相的。因为这样理解,所以就不着相、不取相,你一取相,就是贪着那个相,马上就着魔,马上一切邪魔外道全都来了。静坐很难的原因,就这样子。因为里面会有很多的现象发生,那个现象是因为我们身跟心都是染污的,动荡不安的,不管是四大、六根、六识都是动荡不安的,现在静下来以后,动荡不安的四大、六根、六识全都是欲界的,染污的动荡的;经过静坐以后,它开始沈静下来,往色界升,这中间就变成欲界跟色界的冲突,冲突的时候,它会因为沈静下来冲突,它因为摩擦,还释放出来一些多的能量、杂的能量,所以会有种种的幻相出现,是这原因。这种种幻相是要从欲界过渡到色界的这种中间的过程而已,距离圣人境界那差太远了,是一种职能转换的一个过程。这个很不可思议,你这样一坐的话,色法跟心法都在做职能转换,因为要涤荡掉里面的杂染,要洗清;为什么称为「涤荡」?因为那个清洗是很巨大的一种动作,不是光用水笼头,而是用power wash(高压喷水枪喷出来的水)。在静坐中,洗涤心垢以及四大的尘垢的时候,就好像用高压喷水去喷,不是用水笼头或是脸盆浇,那个洗不掉,一定要猛力的,以禅定力来洗才能够洗得掉。因为无始劫来那个都卡住了,就好像厨房抽油烟机的油一样。这些都是修行的密诀,我就是这么修的,你要在修行中得力、得利,都要这么修,深入其中的一些重要的句子,然后去思惟它、去破除你心中的迷惑。你必须要这样作,所以就不会被迷惑了。

[其次谈我如何参究「尘」字:「又如」久雨之后「新霁」,]久雨放晴了,[于早晨「清阳升」上「天」空,]之际[此时人在室内,见一束阳「光」射「入」门「隙」之「中」,因而室内之人得以「发」现「明」了在「空中」有无数「诸有」微细之「尘相」。且见这些微「尘」之「质」(体)虽然「摇动」不住,但这些微尘所处的「虚空」却总是「寂然」不动,丝毫不受]这些微尘动摇的[影响,不为所动,亦不受染。]

[我便再「如是思惟:澄」然「寂」静不动之体「名」为「空」,而「摇动」来去不定者「名」为「尘」,是故即「以」有「摇动」生灭「者名为尘」之「义」。]因为他已经参透了尘的意思,所以他从那个时候开始就不再随尘动摇,也不随尘来去,[以上是我如何参悟尘字的经验。]佛弟子里面有一个周利槃陀伽,他很笨,佛就叫他扫地,念一个偈子,其中有「拂尘除垢」,他一天到晚扫地,口中念着「拂尘除垢」,忽然有一天想到:「这个地板可以因为扫就能够把它弄干净。我心里面如果有垢染、有尘垢的话,是不是应该可以把它清扫干净?拂尘除垢,我心地就干净。」就这么一想就开悟了。他就是悟了「拂尘除垢」这四个字,拂尘除垢,即得心地清净,他是深入的去思惟。憍陈如是悟了「客」「尘」两个字。他悟了「客」,就不再作客,要当主人;悟了「尘」,就不再随六尘生灭往来,因此就真正当家作主,因此就开悟。修行有很多法门,但是每个人得力的地方就不一定,因缘到那个地方,你就自然悟了。譬如《楞伽经》里面「百八问」,开始的时候大慧菩萨的偈子:「世间离生灭,犹如虚空华,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以下整个你常常去思惟这些意思,你就很容易破惑而开悟。[「佛」即证之而「言」:]佛就说了,[「如是」!]不错,就是这样,[正如你(憍陈那)所说。]「理」跟「事」就是像你这样所说的。这一段是憍陈那起立白佛,是教你做高阶的观心法门,就是「光入隙中」,开那个缝就是你的心门,阳光射入,「尘质摇动」、那些游丝就是你的心、心所法,这样去观;所现出来的「空」,就是你自心的本体。

[诠论]

[本段不但可作静坐时禅观的法门(观法、观心),而且也是绝佳的「发明心地」的法门。]

[经云:「尘质摇动,虚空寂然」,正可观自心妄想纷飞之同时,即有不动之佛性在焉。]你如果能够看到尘质摇动的游丝,你同时就看到佛性、看到自己的自心本性。那个游丝、那些尘质摇动,它的背景就是你自心的心地;那些「尘质」就代表你的妄想纷飞、纷飞的妄想,它的背景就是你的心地。没有办法,现在还不能把一些纷飞的妄想去掉;但如果你真正能看到你纷飞的妄想,就能看到你的心地。问题现在是:你觉得有妄想,但你没有真正看到,你还是不能真正看到你的心地;如果你真能看到妄想,心地就在那里,所以心地不在别的地方,心地所在的地方就是妄想所在的地方,心地是妄想的背景。

[其次将本段经文之大旨,列表如右:]

客:不住           尘:动摇

主:常住           空:不动

「客」是不住,「主」是常住,「尘」是动摇的,「空」就不动,主要就讲这个。为什么要讲「客」跟「尘」?主要是要讲「主」跟「空」,讲「客」是为了显示「主」,讲「尘」是为了显示「空」。你看见烦恼没有用,你要看见烦恼背景的心地。你看见烦恼,那好吧,你就去灭烦恼,你灭不完的,尘质有多少?没有办法灭完。如果以小乘的方法就一个一个去灭,择灭,灭得完吗?灭不完,最后也只是用定力把它压下来,如果你真正悟了那个心地,「何其自性,能生万法」,而且知道心地一定产生种种的法,你如果悟到这一层,你就把它包容下来,你不去灭,它也就不再受烦恼。问题你一定要穿透那些尘质,而透到背景的虚空,也就是不动的本性,这样子你跟本性汇合就不受那个摇动的尘质,也就是烦恼所影响。所以大乘的方法就是照破、或照见,「照见五蕴皆空」或照破烦恼,也就是主要以慧为主,定中所生的慧为主,去照破,而不是用定力强制把它压下来;如果强制压下来,如果定力不够的话,出定了,烦恼还是现形。

[如经文及上表所示:「客」的属性,主要是不住;「尘」的属性主要是动摇。懂得这字面的意思是一回事,但因此而观事相,因而悟了其中道理,又是另一回事。憍陈那在此的观察,用的是「对比法」(Contrast),亦即是反衬法。他先深入观察「客」的行相,依他所观即:]他怎么观这个「客」?[「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宿、食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这就是一切旅客所显出来的「相」是这样,[这是他所观察的行相。]「行相」就是它动作的相状,作用的样子,[但这种观察很平板;接着,从「客」,又引发他对「主人」的行相之观察,]他因为观「客」,接着反过来观「主人」,[这便令他的观察,由「平面」变成「立体」式的观察,]你只观一面的话,就很平板;观两面,就变成立体,比较生动、容易懂得,[且由对「主人」的观察、对比,更多凸显出「客」的意义;由于主人的「住」,更反衬出客的来去匆匆,其形相更加显着,也因此令其悟境更进一步提升。]如果他只是悟了「客」,他的悟境就会变成怎么样?因为「客」是来去生灭,所以他就不要生灭了,这就很大的差别,这就变成趋向小乘。如果又再悟了「主人」,「主人」是不动的,就舍来去匆匆的「客」,舍来去生灭之相,而进入不动的本体,那就变成大乘;就进入心地不动本体,这是大乘的修法。舍末而入本,「客人」是末,「主人」是本。你说:「可是憍陈那不是小乘的吗?」我们一开始讲的时候,那些大阿罗其实都是示现的,都是权声闻,所以他们所修的也都是汇于大乘。「声闻」有两种:「权法声闻」、「实法声闻」,这是《楞伽经》里面讲的。「实法声闻」就是真正声闻乘的人,他就是证涅槃。「权法声闻」就是所谓大权示现的声闻,他原是菩萨,示现为声闻,来护持释迦牟尼佛的法,来引导一些声闻种性的众生修行声闻法。因为众生有种种根性,不是都是大乘种性。如果只悟了「客」,就是悟了烦恼、来去、生灭、生死,就要断烦恼、了生死,这个是小乘;如果悟了「主人」,那就解了一切法不动(「不动」的意思就是不生不灭),悟入不生不灭的本体,就是做「主人」。悟了心地,就是大乘的修法,大乘的境界,有这么大的差别。光是悟了「客」,那不是究竟的;悟了「主」,才是究竟的。

[然而憍陈如这段「心路历程」,对我们现代读者来说,最大的困难是:它是个「隐喻」(metaphor),]它是隐藏的,没有明显地讲出来;[也就是他并没有把所要比喻的事明讲出来;以因明学的话来说,即:经文只有「喻」,而没有「法合」。因此这段「法合」,]因明学的论说有一些要素,三支(宗、因、喻),再加上「合」、「结」,就是五分论。《楞严经》里面很不幸的,它的三支比量都没有完全,都让我们把它补起来,所以你不懂得因明学的人就看得一头雾水。为什么?因为它的「合」没有。「合」是什么?「合」就是我们通教或显教里面,解释文里面讲的「法合」。在法上,把它比喻的言词,跟所要说的法,合在一起。那个经文只有「喻」而没有「合」;没有「合」的话,你就不知道他是比喻哪一个。比喻就是象征,你不知道这个比喻是要象征什么,或说这个比喻是指什么而言,没讲出来,没有明讲,所以就变成隐喻,要让你自己去理解,这就很困难。因此这段「法合」,[也就是譬喻的真正目的,就得我们自己去把它补起来;若讲得粗松或玄一点,就是「要靠我们各自去体会」。]因为经文没有明讲,所以很困难的一点,《楞严经》里面,甚至很多经典都是这样,因为这部经典看的人都是大根器、上根器的人,所以佛没有讲的那么清楚,我们可以举一反三。可怜的是我们末法时期的众生举一反一都没办法,何况举一反三!幸好我已经都注出来,你可以去反了。[但我们宁可具体一点。这段譬喻的经文:「譬如行客投寄旅亭……不遑安住」,接下来应是什么?]这是象征或比喻什么?[大概类似:「众生之尘劳烦恼亦复如是,有如行客,投寄旅亭,(生起之后,于心中暂住),或宿或食(烦恼住于心中的时间有长有短,并不一定),]有的烦恼好像过一个晚上一样,有的烦恼就停在你心中好像吃一顿饭那么久,但是其实都不会很短。因为烦恼起来以后,大家都很讨厌,但是我们心都会去执着那个烦恼,所以要抓住它不放;本来烦恼应该是乍生乍灭就完了,可是它要走的时候,你让它多住几天,再玩一下,人就把它留下来,住了很多宿了,所以常常烦恼持续很久。为什么?因为你自己对烦恼钩留或是挽留,把它当好朋友,希望多住一些时候。[宿食事毕,俶装前途(在心中暂住后,即灭去),]不管烦恼的久或暂,它终久是要灭去的。烦恼的久、还是不久,就看每一个人对自心所生的法执着力量的大小。有的人很执着,就放不下;放不下,烦恼就好像一直都在重播,一直都去不了,所谓的「萦怀于心」、「余音缭绕」、「绕梁三日」。[不遑安住(不会永远留下来的——是故烦恼心,念念无常,生后暂住,住后即灭。」]就好像客人投寄旅亭,不管吃饭或是住一宿,接着就走了。[然而经文没有把「法合」明讲出来,也有好处;其好处有二:一、由行者自去体会,则所解、所悟更深,所谓「自得之则资之深」。]你自己体会的就比较深刻。如果别人给你讲了,你体会就比较表面,不会那么深。[二、不明讲出来,则法合便很活泼,不会僵化固定,而可随行者的智力而有不同层次的体悟——不过对末世钝根之人,可能就一头雾水了:不知]道这一段经文[所指为何,因为真正的目的没讲出来。]所以也只能是念,念了觉得很舒服,念经感觉很舒服、很清净,如是而已,但不解得这个意思,就是六祖大师所说的「与义作仇家」,跟经文的意思作仇人。

[接着经云:「若实主人,自无攸往」。「自无攸往」用白话讲即是:不会跑掉。]客人来了就跑,主人就不会跑掉,跑掉怎么能当主人?[这个「实主人」,是实在的主人,不是假主人,也不是喧宾夺主的主人。这个「实主人」当然是隐喻真心本性,表示「本性不坏、不灭」。]不动不摇,不来不去,不生不灭。[这个主人也更进一步隐喻宗门所说的「主人公」,或「当家作主」之义,亦是得自主、自在之义;]因为你是主人,你在你的家里就很自在,你的心地是你的本家,你自己的家,你能够一切都能作主,一切都能自在。[以此佛性成佛之后,堪为三界主,乃至为法界之主人公,佛出世时所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个「我」是指「佛性」,不是指「我执」、「我见」的「我」,就是表示佛性,因为[于法得自在,故称「主人」——不只是这小小旅店(此五蕴身心)之主人,而且是整个「法界大饭店」(三千大千世界)的主人。]

[接着,下面这段经文,我们也照样把法合试着给加进去:「又如新霁(久雨初晴:累劫生死,不逢佛法,今方闻正法,故如久雨后之初晴),清阳升天(依教起修后,得初见道,自心慧日升于佛性之天),光入隙中(智光射入心门之缝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才发现照明自己本性之空中,居然有这么多的微细思惑之尘),]尘沙无明。[尘质摇动(且照见这些惑尘之体一直摇动个不停),虚空寂然(然而相对的,却显出容受这些尘质的本性之虚空,却一点也不受其动荡所影响,而永远保持着其寂然不动之体性)。」]

[这两段观照各有一个结论,对于这两个结论,有一个地方值得特别留意的,那就是:在「如是思惟」下,憍陈那说:「不住名客,住名主人」,这是总结上面的观照思惟,且采用「主」和「客」对比的方法来显示:]这个对比的方法就是西洋文学里面所谓的戏剧性的描述,或戏剧性的陈述、描写,他一定采用对比的,这样就有立体的感觉。立体就是三度空间。如果你只有一个面、一种方式的陈述,那就是平面;平面就是平板,平板就比较死板,不活泼。立体的就活泼生动,而且让你看的更加明白,因为有对比,互相比对就看得更加明白,就不是死板的描述。为什么称为「戏剧对比」?譬如戏剧里面有好人、也有坏人,那就是对比;有善有恶,这个就是对比。因为对比的关系,所以容易更加托显好的让你觉得更好,坏的让你觉得更坏。如果你只叙述一个,就让你觉得不那么明显,所以称为「戏剧性」(dramatic)。你看佛法很文学性、逻辑性,先讲「客」再讲「主」,用对比更加的突显出来彼此的意思,令读者更加明了。「不住名客」,反过来「住名主人」,「主人」就是住下来,不动。[然而接着他又说:「以不住者名为客义」,用这句话来作为总结,但这句话便又令整个思惟回到「客」的主题上去了。现在先再看下面一段的结论,然后我们再合起来谈其重要性。下面一段的结论,也是从「如是思惟」开始:「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仍然是以「空」与「尘」的对比法来显示主题;]「空」跟「尘」又是一个对比,立体的呈现。[接着又是一个总结:「以摇动者,名为尘义」,还是回到「尘」去。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憍陈那本来由观照「客」,而明了到「主人」;又本来由观照「尘」而照见「空」:由「客」到「主」,其思惟与理解可说推进了一步;由「尘」到「空」,也是一样,是推进了一步。如果在总结的时候,憍陈那不退回去「客」与「尘」,而是以「主」与「空」作结,那么憍陈那所证者可能就不是阿罗汉,而是无上菩提,或大菩萨果位。]但是因为他是示现为小乘,所以他还是回到了「客」跟「尘」。

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南无阿弥陀佛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如果资源对您有帮助,欢迎移至上方按钮打赏--闻思修,阿弥陀佛!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