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52成观法师

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52

成观法师

接着,我们的心本来是波浪起伏的,烦恼很多,这个波浪就是烦恼,我们心海波浪,你修到后来心海已经无风,无风不起浪所以就平;心海平无风不起浪这是楞伽经讲的,所以五境风吹八识浪,现在因为静坐的时候远离一切外在因缘,内心也不去想任何外在的因缘,不缘不取,所以依意的色心在定,所以渐渐心波浪不起就平了。平了以后进一步调直,讲到调直大智度论里面说什么是禅定,禅定又称为调直定,(台语)也就是说我们心本来,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讲我们心本来象蛇一样,心蛇,(台语),不过还有第三种,龙树菩萨说慢慢(台语)调直这个心蛇就直了。这个心蛇是要调的它才会直,它不会自然直,直了以后它就不会作怪,蛇在里面它怎么能作怪?所以这条蛇就不无害了。

接着无功用住,我告诉你你要真的懂得一定要性相的道理的都通达也可能懂,因为成唯识论里面讲无功用住,楞伽经里面讲无功用住,然后其它的经典有另外的讲法,一样的意思叫做任运,就是无功用住。什么是无功用住?你第一度用功的时候是调平等,第二度用功把它调直,为什么龙树菩萨比喻这个心是蛇?因为这个蛇是邪曲的,我们心里面如果有一些邪念就比喻如蛇,更加可怕就是心邪。你入于禅定以后把心邪调过来,邪就是曲,曲向凡夫、小乘、外道,也就是你这个心趣向邪魔外道或小乘,这叫邪。现在把它调直就一心一意都是正知见、正观察、正念、正定,那就是正直,这就第二度的用功。这两个用功就叫加行,什么叫加行?拼了、努力、非常非常努力。本来我们修行只是行而已,现在不只是行是加倍的努力修行叫加行,所谓加行者加倍努力修行,(台语)。再看一次第一度加行是把心调平等,去烦恼,所以那个平等就是去烦恼。第二度加行去邪妄,因为加行的时候是冲冲冲,冲了两大度了以后都是又平又直。

它那速度很大,接着到一个地步,就好像我们开车油门一加加到底,你不用再加即使把油门放掉,它还是一直往前冲,有一定的速度在冲,那个叫惯性定律。但那个车子依惯性定律往前冲你没有再加油,那个就叫无功用,那个没有功而有用,无功用的意思是不加功而有用。(台语)没有加功而有用,你不加油门车子还是继续一样快速的跑,这个还不是很贴切,最贴切的是太空船。你用火箭一射的时候超音速,火箭都掉下去进入太空轨道以后已经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它就循着惯性定律很快在那边运行,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把它称为无功用行,没有再加什么燃料它就是很快速的绕行。你一直拼到后来它已经变成一个惯性,你不需要再加任何努力它还是保持原来的正直;你不再加功但它还保持原来一、二度加行的正直,它不会跑掉,这叫无功用,也就是禅宗所说任运。(台语),任运也不是随缘,有的人解释以为是随缘,任运就是乘原来加行的力量保持在原来修行的高水平上,这个叫无功用。

而且他不讲无功用行,而是讲无功用住,他就住在那里,住在那里就是很注意不让它跑掉,它还继续这样保持住。住就是持的意思,[其业用为:一、对治掉举,二、令心静住。]现在回头讲,经过调平以后再调直继续用功,表面上就不再用功了只是保持住,这个就是保持,有人禅宗又给它一个名词叫保任,就是这个玩意,这是后期禅宗发明的,后来禅宗人都很喜欢讲这个。保任意思就是保持任运的意思,再看这里,第一度加持是调平,第二调直,第三就无功用住,还是保持在这个高水平上,这个无功用住就是行舍。保持在这个高水平上这个状态就是行舍,这个所谓的行舍其实没舍什么,因为早就舍掉了,只是保持住而已。又平等、又正直而且不会再变这种情况就叫行舍,心中无邪、无波、无曲叫行舍,这个行舍,能够得到这个无功用住的时候就成就了行舍心所。到这里为止行舍这个软件写好了,可以运用,所以心中就已经有这个软件,行舍软件成立,装进去就可以运用了。

既然已经有行舍这个软件了它就会产生它的业用,也就是说本来修行的过程先调平、再调直、无功用就得行舍,这整个叫行舍;维持这个高水准的状态叫行舍。你如果一旦达到这个地步的时候,你这个修行的成就常常可以复制,而且这个复制的过程,比如你现在已经到了无功用住你出定了,出定以后将来再入定的时候会有烦恼的时候,你这个行舍软件就会出来,你就重新开始修就可以第一个对治掉举。因为你心中有行舍心所就可以对治掉举,什么是掉举?掉就是跟这个吊意思一样,我们不是说心中有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这个掉举的掉就是这个意思,七上八下什么意思?兴奋、亢奋。心中好像那吊桶吊在半空中,高举嘛,所以心很兴奋亢奋,就叫掉举。这个解释只有我可以解释,搞了半天什么掉举不知道什么东西,我用摩登语言给你们讲。掉举简单称为兴奋或亢奋,我们往下看你才会更了解这个兴奋亢奋什么意思。

第二个令心静住,其实它不只是对治掉举,因为对治掉举也对治跟它相反的昏沉,掉举的相反是昏沉。我问你高举高的相反是什么?低嘛,昏沉就是低,心很低落就是昏沉,心很高兴就是掉举,真是摩登。我们这个心,凡夫的心不是很兴奋的时候就是很低沉两极,所以我们凡夫心通常不是很兴奋很高兴高采烈的,要不然很昏沉很低,这两个凡夫都可以忍受,凡夫最不能忍受的是什么?中间的,为什么?很沉闷的时候、很乏味、很无聊,世间一切事情都可以忍受,就是无聊最难忍受。所以就是为什么人做了坏事就把他关起来,就是让他无聊。我再问你什么叫文化?一切的文化就没有什么作用,就是让你有聊,时间太多不知道怎么打发时间,刺绣、画画、写作、弹琴、跳舞、唱歌、下棋全都是让你有聊,全都是娱乐,众生除了工作以外最重要就是娱乐,众生没有办法没有娱乐,而且我们把他称为开化的民族还是不开化的民族以什么来评定?因为吃穿大家都有,有开化民族跟没有开化民族就是他们娱乐方式不一样。

人的高尚不高尚也是他娱乐方式不一样,我们所谓文雅之士、儒雅之士怎么样打发时间?问题在这里,高尚的人怎么样打发时间?看书、听音乐、写书、作画这是高尚的人,比较其次的就是打球、斗剑、打拳、跳舞,再下一阶层的人娱乐是什么?抽烟、喝酒、赌搏、嫖妓女,人的品等都是从他的娱乐节目、娱乐项目来表现,不同的人做不同的娱乐。你看如果以佛来看除了最后不好的以外其实都差不多,没有什么高尚不高尚。斗剑、唱歌、跳舞跟读书弹钢琴没有什么差别,我现在来看是平等平等,(台语),跳什么舞跟其它的差不多,都是动来动去,你没有发现这一点就是这样,什么叫高尚的人文雅的人就是他的娱乐方式不一样。

众生就是心可以很兴奋也可以很沉闷都没有关系,但就是不能很单调、很无聊,无聊会磨死掉,一定要找一些什么事情来做,要不然擦地板也好,一定要有事做。心很高亢的时候就是掉举,心很低沉的时候就是昏沉,但是修行是修什么?修行禅定就是要把这个兴奋的、高亢的心拉下来,把昏沉的心拉上去,让它一直维持中间平等,这很困难的工作。所以修禅定的时候不能想一些兴奋的事情,有一些令你兴奋的事情、令你高兴所有事情都要去掉;昏沉是令你觉得挫折、伤心或很无奈你就心情会很低落,这些事情也不能想、不能攀、不能缘、不能思,把这些杂质去掉以后你这个漏,这个昏沉的心;昏跟沉是两个东西,沉到底就是昏了。沉是往下,昏是另外一个状态,把这些负性的杂质去掉就去掉了昏沉,把正性的杂质去掉就去掉了掉举,所以不是+也不是-,拉近就平了。他的业用就是对治掉举跟昏沉,达到第一度用功的心无波浪。因为高举也是波浪,低沉也是波浪,现在没有高举也没有低沉就是平的,第一度用功。

第一度用功令心静住,因为已经平了所以能够真正的静下来,[谓这四法(精进与三善根:无贪无嗔无痴)所合成的行舍,这四个法能令心远离掉举等障碍,令心静住,称之为舍;]没有一样东西是行舍,行舍组成的成分就是三善根加精进。行舍这个大软体下面包括下个小软件,精进、无贪、无嗔、无痴,这四个合在一起的时候它就能够产生行舍。化学等式就是精进+三善根=行舍,所谓的行舍不是真正有一样东西叫行舍,而是它是这四个东西结合起来时候产生的作用叫行舍。或者这么说并不是有一样东西叫水,水是二氢加一氧就变成水,如果以佛法或化学来看就是这样,所谓的行舍就是精进加三善根。结合在一起的合成物所产生的作用称为行舍,但你要知道我们这个心,譬如精进心,它还会加其它东西产生别样东西,当它跟三善根结合在一起作用、运作就称为行舍,这个运作的过程、功用就称为行舍。因为它是行蕴里面的舍所以称为行舍。

[以其能舍粗重的昏忱及掉举,]所以称为舍,我刚刚讲这个是内舍,内舍就是舍烦恼。对习禅来讲第一个难关是什么?从五位百法里面、二十个随烦恼来看,修禅定人第一个难关,第一个要克服的是散乱,摄心不乱;第二个要克服的就是掉举,第三个是昏沉。这个是大修行人因为修禅定,要克服的第一个散乱,散乱克服了心就不散乱就得止了;第二个要克服掉举,然后再克服昏沉。我们修行的时候第一个要克服种种散乱,刚刚坐下来的时候外在东西很乱,内心也乱,所以第一个克服散乱。散乱克服以后心里还有点兴奋;其实是这样心里不散乱以后首先产生的是昏沉,你稍微心止下来以后就睡着了,打坐没有什么烦恼就睡着了。照程序来讲第二个就是昏沉,昏沉由不得你,它自然就这样,你试试你们家有孩子你叫他不动他就睡着了,除非睡着否则他一定要动。所以我们这个心也跟顽童一样不动就睡着了,你再想办法让它醒过来以后它又掉举了。修行人的三大难关散乱、昏沉、掉举。

[故心才能得静住。据成唯识论,这「舍」又有三位(三阶段:初、中、后)的差别:初舍(第一阶段之舍)为:]舍杂染、愦闹,因为外在的世间很杂染、很吵,你要静坐的时候就要舍掉这些杂染跟愦闹,还要舍一切令你兴奋的事情,这个都舍掉就达到初舍。初舍怎么样能够舍,[首先要由不放逸]这个心所来帮你收报,能收摄是由于不放放逸这个心所帮你,你光说舍由不得你,你也舍不了,很杂染,你一坐下来,(台语),那个时候要修不放逸心所舍掉这些,[除去杂染,]这叫[初舍(初心舍):]然后再[舍去「掉举」之行,令心得平等。中舍(第二阶段之舍)为舍邪曲之行,令心得正直。]这刚刚讲过,得正直以后,[后心舍(第三阶段之舍)即是舍有功用之行,令心得无功用住。]不在表面上的用功、用力,而预计它原来的进程把它保持住,[这就是「行舍」的三位差别。]

[又,此行舍即是四禅之「舍定」(舍念清净地),]第四禅又称为舍念清净地,[故是善性摄,不是无记。再者,最初舍的掉举,是由于众生依贪嗔痴,而念念攀缘,故令心掉举,]为什么心会掉举?就是因为心攀缘贪嗔痴的境界所以心就生起来了。[今既已舍贪嗔痴,依于无贪、无嗔、无痴三善根、及精进,故心能得不掉举,因而心得平等住,复以「精进」力故,增至正直,乃至无功用行。「无功用行」之义为:不藉加行功用,而得安住于禅定。亦即类似所谓「安而行之」。]安而行之这是孔子讲的话,孔子说有三种人,一种是圣人、仁者的境界叫安而行之,二是智者的境界是利而行之,三是勇者的境界勉强而行之。这个对我们修行也有帮助给你们讲一讲,他说什么叫仁者意思就是圣人,圣人对于所有的修行都做起来很自在、容易,不需要怎么努力,有点类似刚刚讲的无功用行那样子,他已经加速度加到一个阶段。利而行之是智者,智者有眼睛能观察分别,利是好的事情、对别人有利、自己有利的,不管这个事情多难,因为这个事情多难因为对大家有利益他就去做,因为有利所以要去做。依照佛法来讲就是说因为修行对于我们灭罪生善有帮助所以就要做,有智慧的人看到修行佛法对我们有帮助所以要修行。勉强而行之他称为勇者,我认为凡夫,凡夫知道有利但很难,困难重重但还是勉强的去作,孔子因为看到要克服种种了障难很辛苦也不害怕所以称为勇者。

我是劝勉你们,其实我自己也是这样,勉强而行者,孔子的弟子说他谦虚说自己也只是勉强而行之,我不知道,我建议大家跟我学我真是勉强而行之,有困难的事情都是自己勉励去作。一切佛法勉励去作,回到唯识学,作意精进。甚至那个精进也要作意才能精进,你不能自然而然精进,自然而然一定是懈怠、一定是放逸,修行一定是跟道家所说的相反,一定是有心为之,不是无心为之。无心为之的那就不是佛法,禅宗不是讲有心无心嘛,这个没有关系,一定要有心,你要有精进的心,你要有慈悲的心,你要有智慧的心,你要有断恶修善的心,都要有心。无心是什么?如果以六祖大师来讲是无贪心、无嗔心、无痴心、无嫉妒心、无邪曲心叫无心,不是都没有心,这个心象一个馒头叫无心。心不是说什么心空,心空是指心无烦恼,不是心里面都没有什么东西,心没有烦恼以后充满智慧光明这叫心空,叫无心;无心者无烦恼心也,非无智慧心。

如果无智慧心的话我们如何能够度人?如果无智慧心我如何能够讲解这些经义给你们听?这很明显,你说那个叫无心,如果你无心你解给我看看,这个经文你解看,没有智慧心你就不能启用,你不能令人生解、欢喜、信受、修行,那就变成一块木头、石头。所以你不要安而行之,那是无功用行,你要勉强行之、作意精进行之。[「行舍」心所,简言之,即是于禅定中,以三善根及精进力,舍去昏觉、掉举,令心寂静而住。此为四禅境界所生之善法。]你不要说你得到行舍,那你完蛋,因为这是四禅的境界,你连初禅都没进入还说行舍。

有没有问题,今天是1月13号。(台语)没有我们结账,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南无阿弥陀佛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如果资源对您有帮助,欢迎移至上方按钮打赏--闻思修,阿弥陀佛!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