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法宝坛经义解》35成观法师

《六祖法宝坛经义解》35

成观法师

[机缘品第七]

继续看六祖坛经五十二页。

六祖大师就喝斥这个法达,说你顶礼头不投地,这样何必顶礼,宁可不顶礼,「何如不礼」,因为你顶礼没有诚意,没有敬意,「礼」本来就是表示敬意的,那你心里没有敬意、又顶礼,何必这样功夫、这样麻烦,免了、免礼,照我这样看,你心中一定有个什么东西在,那你是修什么呢?法达就说,我念法华经已经三千部了,六祖大师就说,你如果念到一万部、接着又知经文的大意,经文的意义都知道,接着又不觉得自己很行,不觉得「胜」,「胜」就是比别人行的意思,超过别人叫做「胜」,不觉得比别人更行,这样你就跟我平立、平行,「与吾偕行」平起平坐。

「汝今负此事业」,「负」就是「担负」,两个意思,一个是「提负」,一个是「辜负」,你现在就辜负这个事业,这个事业是什么?「出世间的事业、成佛的事业」,为什么?因为法华经是要成佛的,那你辜负这个事业,你又不知道过错,所以你听我说这个偈。「礼本折慢幢」这个「礼」、一切的礼义,这个「礼」就是礼义,礼义本来是要「折」,「折」就是「折伏」,折伏这个「慢幢」,这个礼义本来是为了要折伏众生的慢,「慢」就是我慢、傲慢、骄慢,折伏众生的骄慢、傲慢的幢,这个「幢」是什么意思?「幢」就是「旗子」,旗子的意思是什么?旗子一定是高兴举,对不对?旗子一定是不会放在下面的,一定是高举,这就比喻傲慢心很高,好像旗子举起来一样,大家都看得见,旗子一定是要举给人看的,那傲慢心很高,所以叫做「慢幢」,礼义本来就是要折伏这个我慢,很高的我慢心。「头奚不至地」所以你如果知道这个道理,怎么会顶礼的时候头为何不到地呢!「奚」就是「为何」。「有我罪即生」你为什么头不至地,你就感觉你很行,所以就有「我」,「我相」很高、很大,这我相很大,所以就是「有我」,那如果「有我」,一切众生若「有我」,一切罪恶就都生出来了,一切罪恶、罪过统统是从这个「我」生出来的,所以「有我」罪过就生。「忘功福无比」,「忘功」忘记自己有功劳,这个忘记不是说真的忘记,是说不去「计」,不去「计算」,不去计算自己有多少功德,譬如有人拿一个记事本,譬如说五月布施道场五百,六月份七百五,九月份九千五,都把它写起来,每一月统统都有计算,点灯多少,打斋多少,都清清楚楚的计算起来,我这个月修很多功课,真好,真好!「忘功」就是什么,相反不去计算,这样叫做「忘功」,不去计算自己所修的功德,也没觉得自己修那些功德很行,这样子叫做「忘功」,不是说真的忘记了,又不是老人痴呆症,所以不是真的忘记了,是不去执着、不去贪爱、不去张扬、不去展览,这样叫做「忘功」,不是真正的忘记,不要记性那么差,修行修到记性那么差,统统忘记,这样就不用修了,不是那个意思;所以不去计算自己的功德,这样不去张扬自己的功德,这样就「福无比」,这样所得的福就不能比较,就很大很大、无量,那如果有计算自己的功德,那个功德就很小了,所以这个功德就跟前面讲的那个梁武帝一样,他就念念都不会忘掉、都一直在想「我有多少功德」;而那只是说布施而已,那个梁武帝那是「世间福」,世间的功德,那这个法达是念经,念经应该是出世间福,但是如果说时时刻刻都觉得「我很有修行」,这样就变成没修行了,我上次不是说「若邀功、讨功就没有功」,那如果讨人情就没有人情了,同样的他这里觉得自己有修行,念「法华经」三千部,自己觉得很有修行,那就变成没有修行了,就是说「一念之间」而已,那你如果说念「法华经」三千部,你「不觉得自己我很在修行」那就是有修行;那反过来讲,念「法华经」三千部简单吗?也是不简单,因为「法华经」从头念到尾,都不喝茶,也不能跑厕所,也不休息一直念,八小时可念一部,所以你一天什么事情都不做,只念一部「法华经」,就已经不简单了,那一天念一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才念三百六十五部,那三千部就要念十年,所以不简单,难怪他觉得「我很有修行」;你看他念「法华经」三千部呢!我叫你们大家都要念「地藏经」念三百六十部,大家都哇哇叫,「地藏经」一个多小时就念完了,所以「法华经」是它的五六倍,所以我看是不是「地藏经」也改成三千部;一切修行人有一个毛病,就是「得少为足」,或都说「喜于少足」,「喜于少足」就是一点点就很满足,又很欢喜,这都是「没有发大心」;所以没有发大心的没关系,所以稍为修一点就已经满到了咽喉。

[经文]

师又曰:「汝名甚么?」曰:「名法达。」师曰:「汝名法达,何曾达法?」复说偈曰:「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但信佛无言,莲华从口发。」

六祖大师又问他说,你的名字叫什么?他说我的名字叫做「法达」,六祖大师说,你的名字叫做法达,你是否通达「法」?「何曾通达法」,根本就没通达,六祖大师又说这个偈颂「汝今名法达」,你现在的名字叫做法达,「勤诵未休歇」你很努力勤诵这个「法华经」,都没有停。「空诵但循声」但是你只是「空」就是「徒」,徒然、白白地,「徒然诵」只是诵而已,这个「但」也是「只」的意思,只是循着声音,你只是念、只是出声在念而已。「明心号菩萨」但是如果能「明了自己的心」这样才叫做「菩萨」,那你意思就是那个真的在骂人的话都没有说出来,「你只有在念而已,都没有在修自己的心,都没有明了自己的心,你的心暗暗的黑洞洞,所以自己很我慢这么大,也不知道,所以于自心都不明了」,意思就是说「枉费你在念」;所以禅师骂人这种难听的都不会说出来,我现在都将它说出来了,说出来你才会知道;所以你念经,不只是有念经就好,你要照那个经下去修,这样才能明了你自己的心,那你只有念经而已,也没有在修心,这样那有什么用呢?没有用。

「汝今有缘故」你现在有「缘故」、有缘,有那个因故,「缘」跟「故」要分开来,你现在「有缘」,「缘」就是与法有缘,又有一个因故,「因故」就是古时候你所修的「因」在里面。所以「吾今为汝说」我现在就向你解说。「但信佛无言」你只要相信说、深信说以究竟来说佛是「无言」的,你如果能够信这个深法,这个「无相的深法」,就是说佛是「无言」的,这个佛就是「法身佛」,所以看经要会看,如果不会看,就说都是冲突的,既然佛「无言」怎么会说这么多经?这个「佛」是「法身佛」,法身佛是不说我们这种普通的言语;那如果能信这个法「莲花从口发」,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能够信受这个深的法,那你诵经或是说法的时候,莲花就从你的嘴里出来,这个「无上奥妙的法」就从你的嘴里出来,因为你心里面信受这个无上的法,所以你在讲经说法或是今经的时候嘴里会出莲花;这个莲花是什么意思?因为你是念「法华经」,「法花经」的全名就是「妙法莲花经」;所以你如果能够信这个无上的法,这样你诵经的时候,这莲花就从你口中出来,那你所说、所念的就是真正的「妙法莲花」;但是因为你心里有稍微念一些三千部而已,才三分之一不都到,要三千三百三十三,才能算一万部的三分之一,三分之一都没到,还那么傲慢,对佛理又不通达,那个名字又做叫法达,这样你念这个经,因为心「无明」,念出来的经当然也是黑黑暗暗,所以你如果是「心通达」,于「法通达」,于法通达的意思就是通达这个「佛法僧」乃至「法身佛」是无言,「无言、无事、无说」,「一切法无生」,这个佛无言的意思就是「一切法无生无灭」,这样你就「通达法身了」,那个时候你所诵的经,出来的声、那个经声就好像是「莲花」,从你的口出来同样的意思,那如果那个时候,你所念的经,你如果说我要度众生,马上就度到了,你如果要超度别人,也可以超度,意思是这样子。

[经文]

达闻偈,悔谢曰:「而今而后,当谦恭一切。弟子诵《法华经》,未解经义,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广大,愿略说经中义理。」

这个法达听了这个偈以后,就「悔」就是「忏悔」,「谢」就是「道歉」的意思,这么说「而今而后」从今以后我就一定会「谦恭一切」,对一切人都谦虚恭敬。「弟子诵法华经,未解经义」都不了解经义,心中常常都有疑,这个疑不是一般的疑,是法里面不能通达叫做「疑」,疑的相反就是「信」,「信」了以后就没有「疑」,所以心中常常有疑,这个疑在「五位百法」里面是个「大烦恼」,是「六大根本烦恼」之一,因为有「疑」不能「信」,就不能够修行,所以是个「大烦恼」,和尚你智慧广大,希望你稍为为我解说经中的义理。

[经文]

师曰:「法达!法即甚达,汝心不达,经本无疑,汝心自疑。汝念此经,以何为宗?」达曰:「学人根性暗钝,从来但依文诵念,岂知宗趣?」

师曰:「吾不识文字,汝试取经诵一遍,吾当为汝解说。」法达即高声念经,至〈譬喻品〉,师曰:「止!此经元来以因缘出世为宗。纵说多种譬喻,亦无越于此。何者因缘?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见也。

六祖大师就说,法达「法即甚达」,「法」本来就是很通达的,只是你自己的心没有通达而已。「经本无疑」佛经本来里面就没有什么疑问的,只是你自己的心里面有疑问。「汝念此经,以何为宗」你念这个经的时候是以什么做宗旨,意思就是说这一部经最重要的义理都在那里?所以这一句话我也可以这样问你,你也可以这样自己问自己,就是说你若念「地藏经」的时候,你知道地藏经最重要的道理在那里?「宗旨」在那里?那你如果是念「金刚经」的,你知道「金刚经」最重要的宗旨在那里?这个最重要;所以不要念了老半天,不知道这一部经的「宗旨」是什么?念任何经统统都一样,那你如果念「普门品」,你知道「普门品」的「宗旨」是在那里?一定要知道,不知道就问,这样才能开智慧,没有的话憨憨地念就无效。「达曰,学人根性暗钝,从来但依文诵念」这个法达就说,「学人」就是自称,谦虚说学人,有时候说「学生」,我根性暗钝,从来只是依照经文在念而已。「岂知宗趣」怎么会知道它是什么宗趣呢,「宗旨」跟「旨趣」,宗旨的趣向,这个六祖大师就说,我是不识这个文字,「不识文字」,「汝试取经,诵之一遍」你拿经来,诵一次我听听看。「吾当为汝解说」,我就为你解说,法达就高声念经,既然说念经就是越大声越好,不要吵到别人就好,如果不会吵到别人越大声越好,你不要说要省力气,都念在嘴里这样不通,念经应该是越大声越好;那如果念经最好是用跪的,不要坐在沙发中,坐得很舒服,那不行的。「至譬喻品」他念到「譬喻品」这一品的时候,这个六祖大师就说「止」,「停止,不要再念了」,这一部经原来是以这个「因缘出世」为宗,它的宗旨就是「因缘出世」这四个字。「纵说多种譬喻」假如再说很多的譬喻「亦无越于此」,也不会超越这个「宗旨」,所有的道理统统都在「因缘出世」这个宗旨里面。「何者因缘」这里所说的「因缘」是什么「因缘」呢?「经云,诸佛世尊,唯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与世」这就是「法华经」里面说诸佛世尊就是只有一大事因缘的原故,来出现于世间,就是说这个佛祖怎么会来世间出世,来出现呢?就是因为有一个「大事因缘」。「一大事者,佛之知见也」所说的这个「一大事」是什么?这个一大事就是「佛之知见」,佛的知见是一大事。

[经文]

世人外迷着相,内迷着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

世间人在外面「外迷」,在外迷的时候就「著相」,向外的时候看到种种的「相」就「著相」,执着「相」,执着「法相」。「内迷着空」那如果内迷呢,因为世间人两种「迷」,即「迷内」与「迷外」,较粗的人就「迷外」,迷外就是迷外面的东西,看到外面的东西「色声香味触法」六境,碰到六境和法相他就「著迷」;那如果较高的人就「迷内」,迷内什么?迷内就「著空」,「空」是什么?空就是「无我偏空」这个就是小乘人;上面人(迷外)是凡夫,凡夫迷外,二乘迷内,迷内就着无我的「偏空」。「若能于相离相」,凡夫迷外相,所以在「五欲六尘」里面打转,五欲六尘里面「求活计」,「凡夫迷外,于外面的五欲六尘讨生活,叫做求活计」,所以凡夫如果没有「五欲六尘」就活不下去了;那二乘声闻、缘觉乘已经不贪著外面的「五欲六尘」,虽然不贪著「五欲六尘」,但是于自身这个「内心」又起贪著,著这个「空无我」,所以「内迷」就「著空无我」,这就是「偏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那就是菩萨了;所以「世人外迷著相」这个是凡夫、以及外道也是,「内迷著空」这是声闻缘觉,「若能于相离相」这是菩萨;「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光是「离相」比较容易,但是要「「于相」而离相」不是把「相」灭掉了,叫做离相,而是要「在一切相里面,而能不贪著相」这叫「于相离相」;然后「于空离空」呢?就是已经「体悟了空,而不贪著那个空」叫做「于空离空」;如处在一切相、一切法相之中,而没有贪著就是叫做「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呢?就是已经体悟到「空」的道理,已经体悟到「空」的境界,「入了空的境界」,但是「心中又不贪著,自己所证到的这个空的境界」这样叫做「于空离空」,这样就是「内外不迷」;这样好像比较抽象,我讲一个比较切身的,比如说法达他念三千部的经,已经很算有修行了,算做一种修行,那他「在修这个行的时候,他又不贪着这个修行」这样就叫做「于相离相,于空离空」,「于修行,离修行」这样子,「于诵经,离诵经」,我再讲一个较俗语,「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意思是差不多;所以你在修一切行的时候统统要做这个功夫,「入乎其中,出乎其外」,这要怎么修呢?还是一样,就是说「你拼命地修,修到很好的时候,而没有觉得自己很行」这样就是「于相离相」,这不简单;譬如说一个蓝球国手,他很会打球,但是他又不觉得自己很会打球,这样有可能吗?实在是很不可能,但是就要做到这个地步,他才是很会打球。「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假如能够悟到这个「法」,在一念之间他的心开了,这样就是叫做「开佛知见」,「心开」是什么?「开」就是「开悟」,若没有开悟的人,那个「心」是关起来的,「心关起来」所以里面就暗摸摸的,那如果开悟的人,心就「开」了,心开了,所以里面阳光充足空气流通,这样叫做「开佛知见」,佛的知见,「知」跟「见」是不一样的,「知」就是「智慧」,见呢是亲自见到叫做「见」,所以「见」比「知」还更高一步。「佛犹觉也」佛的意思就是「觉」的意思。

[经文]

佛,犹觉也,分为四门: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若闻开示,便能悟入,即觉知见,本来真性而得出现。汝慎勿错解经意!见他道『开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见,我辈无分。若作此解,乃是谤经毁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见,何用更开?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盖为一切众生自蔽光明,贪爱尘境,外缘内扰,甘受驱驰,便劳他世尊从三昧起,种种苦口,劝令寝息,莫向外求,与佛无二,故云开佛知见。吾亦劝一切人,于自心中常开佛之知见。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恶,贪瞋嫉妒,谄佞我慢,侵人害物,自开众生知见;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观照自心,止恶行善,是自开佛之知见。汝须念念开佛知见,勿开众生知见。开佛知见,即是出世;开众生知见,即是世间。

「佛犹觉也」佛的意思啊,「犹」就是,佛就是觉。这个又分做「四门」,分做四部分来说。「开觉知见」就是「开佛知见」,要开这个「觉悟的知见」。「示佛知见」指示这个「觉悟的知见」,悟「觉悟的知见」、入「觉悟的知见」;上一次我已经说过了,「开示悟入」,开示悟入就是好像说,佛祖的佛果功德,是好像一个宝山一样,那个宝山你如果要进去拿那些宝贝,就要有人向你指示,光是指示也没有用,还要带你去,那个宝山好像有一个门,那个门佛祖帮你开了,开了就是「开」,开了也没用,因为这个宝山很大,你也找不到宝,所以「门开」了以后,那个法门、「法的门」,开了以后还要再指示你说,在那边、那些宝在那边,指示了以后叫做「开示」,所以「开示」是两个动作,两件事情,所以我们常常说「师父开示」,这个「开示」跟那个「开示」有一点不同,「师父开示」大概意思是说,师父讲几句话这样的意思,而佛祖开示了以后,众生看了以后就「悟」到了,说「喔、喔,原来是在这里,原来就是这样,这些宝原来是在这里」,在哪里?在自已的心中,「开示」悟到了,说「喔!原来是在这里」;知道「原来在这里」以后,就要「入」,「悟到」跟「入」不一样,「悟到」只是知道这个境界是这样,但是自己还未「契入」,自己还未契入那个境界,这个要「契入」,要怎么样呢?就要「除业习」、要「转业习」,转业习就是把那个「迷的业习」、以前「迷的业习」统统「转」,转变成「悟的业习」,「悟」也会变成业习,变成一个业习以后,就进入那个「佛的知见」那个境界里面,所以叫「入」;「入了佛的知见」就跟佛「同知同见」,跟佛祖「同知同见」,这样就跟佛一样;「知」是什么?知是「心知」,「见」是什么?见是「眼见」,但是这个「眼」也不是这个「眼睛」,而是这个「心眼」,心眼所见;所以「入佛知见」意思是什么?就是「入佛的境界」;所以再回头来讲、相反来讲就是说「开示悟入佛的知见」是什么?就是「开示悟入佛的境界」,「佛祖的知见」就是「佛祖的境界」,那如果这样就是什么?就是所谓「即身成佛」,那就是「顿悟成佛道」,这样就是「开示悟入」,「入」就是完全相合叫做「入」,亦即「契入」,「契入」就是完全相合的意思。「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佛」就是「觉」,如果能够觉悟,就是「开示悟入佛的知见」。

「若闻开示,便能悟入,即觉知见,本来真性,而得出现」如果听到佛祖或菩萨「开示」,就能够「悟入」,「悟」而且「入」,「悟」佛祖的境界,「入」佛祖的境界。「即觉知见」这样就是觉悟了知见。「本来真性」这「本来的真性」就能显现出来了。「汝慎勿错解经意」你要小心,不要误解经文的意思。「见他道开示悟入」你看到这经文说,「他」就是指经文,看到经文上说「开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见」你就说「啊,那开示悟入佛祖之知见」那是「佛祖的知见」嘛!「我靠无分」我们是无分的,因为我们凡夫呀,众生凡夫,佛祖的知见那么高,我们哪有份呢?「若作此解,乃是谤经毁佛也」假如你做这样的见解,就是毁谤经、也毁谤佛祖。「彼既是佛,已具知见,何用更开」为什么呢?因为他既然已经是佛了,就已经具足了佛祖的知见,那何必再「开」,所以那个「开」是「为众生开」,不是为佛祖「开」,佛祖本来就有那个境界,怎么须要「开」呢?「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你现在就要相信说「佛的知见」就是只有你自己的「自心」而已,你的「自心」就是「佛的知见」。「你的自心就是佛,更无别佛」除了你的自心以外,就没有其他的佛了。「盖为一切众生,自蔽光明」,「盖」发语词,没意思,因为一切的众生「自蔽光明」,自己遮蔽自己的光明,「贪爱尘境」贪爱这个五尘的境界。「外缘内扰」即外面的种种「尘缘」,在自己的内心里面扰乱。「甘受驱驰」自己甘愿受这个「五欲六尘」来驱驰,「驱驰」就是「为它所奴役」的意思。「便劳他世尊,从三昧起」因为这样啊,所以就要劳烦世尊从「三昧」起来,以种种的「苦口」劝我们要「寝息」,「寝息」就是「息心」的意思,「寝」是睡觉,这表示息心的意思,或是止息。「莫向外求,与佛无二」所以啊你只要不向外面去求,如果要求、要「求自己的心」,在自己的内心里面,不要贪爱种种的「六尘」,不向外面去追求,这样就跟佛菩萨一样,就无二。「故云开佛知见」所以经文里面说「开示佛祖的知见」,意思就是这样子。今天讲到这里。

第三十五集完。

南无阿弥陀佛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如果资源对您有帮助,欢迎移至上方按钮打赏--闻思修,阿弥陀佛!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