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祥法师:易犯口业的原因和对治方法

易犯口业有两种毛病,一个是满足心理的需要。把别人说得很痛苦,很烦恼,自己反而生起欢喜心,这有一种故意的行为。他虽然明知这人并没有那些事情,但为了逞一时之快,故意说了很多,所以这个应该改。因为口业犯罪,......

妙祥法师:结交善邻,选择善友

住在适当所,这是很必要的。我们选择一个好的地方,对我们的吉祥也是很重要的,我们不应该住在危险的地方。比如周围邻居不太理想,有偷盗行为等等的地方我们不要去。 “居所宜安适,此事最吉祥。”我们不论住在乡村......

妙祥法师:反闻闻自性

【释】“如是知识,得道疾矣”:你能这样子去研究认识,明白这个理,就会很快地得道。你若不明理,就不得道。 “如是知识”,如果你得到这样的佛的知见和正确的知见。“得道疾矣”,什么叫疾?很快,非常快。得道疾......

妙祥法师:择善处而居

现在我们讲第二个偈子,经文:住于适当所,过去积善业,已持正誓愿,此为最吉祥。 这个偈子的核心是讲居住地,要择处,即择地而居。中国有句古话:天下名山僧占多。意思是说天下风景好的地方,都叫出家人占了——住......

妙祥法师:如何恭敬父母师长

“敬应尊敬者,此为最吉祥。”有德者是指具有很多殊胜的功德,如佛、法、僧三宝,善知识,或者对我们帮助很大、有丰富经验、为我们前进打下基础的人,如父母、老师和长辈等。 尊敬也包括很多,如身恭敬可以礼拜、承......

妙祥法师:怎样把心量放开

问:弟子在修行上始终没有把自己放下,也没有真正发心为大众服务,只发一点小心,心量始终没有打开,心量小在修行上是种障碍。请师父慈悲开示,该怎样把心量放开,闯过这一关? 妙祥法师开示:这个心量,是我们一个......

妙祥法师:善念得善报,恶念种祸根

从前,舍卫国的波斯匿王请佛在四大街道上应供,斋后为街道上的国王演说佛法,当时很多人在旁观。其中两个商人,一个心想:“佛陀如帝王,弟子如忠臣,佛陀说法时,弟子在旁边解释解释朗诵。这位国王真是明君,由此可......

妙祥法师:善知识是全梵行

《梵网菩萨戒》里,其中有一条“愿得好师”。修行要拜明师,明师可以指点我们迷津,又令我们得法。“愿得同学善知识。”我们要发愿拜明师,还要有好同学。同学是助缘之道,未悟道前,需要同学切磋。所以我们要发愿,......

妙祥法师:住持三宝

下面讲一下“住持三宝”——三宝有住持三宝。其中有佛宝:凡用玉琢、石刻、金铸、铜浇、泥塑、木雕、油漆、墨画、绢绣、纸绘的佛像,这都属于佛宝。佛涅槃以后,这些都可以代表佛宝。法宝,经、律、论三藏经典,这是......

妙祥法师:种正因必得正果

什么是因果规律?也就是我们世间的法则,宇宙的法则。宇宙就是这样的法则,不是佛所创造出来的。是佛发现了宇宙存在这个法则,所以把这个因果的定律讲给我们听,指导我们怎么样正确地运用这种因果的定律。 因果又分......

妙祥法师:和默国王与王祥卧冰

《法句譬喻经》里这么讲的:从前在印度有一个大国,国王叫和默,这个国家的人从未见过佛陀,他们都信邪魔外道,经常杀生祭祀。当时国王的母亲病重,虽然派遣了很多医师,甚至请女巫求符咒都未能痊愈,于是召来二百婆......

妙祥法师:修正见得安乐,修邪见受大苦

《优婆塞戒经》:“善男子,一切众生随于业行。”就是说你所做的一切事情,你修得正就受于安乐,你修邪见就受大苦恼。我们有时候说:我今天非常烦恼。那就看一看你做的事情是否正的。应该查找这个原因。 过去有一个......

妙祥法师:佛弟子不应拜天人鬼神

如《法句譬喻经·吉祥品》所说:“亦不从天人,希望求侥幸;亦不祷神祠,是为最吉祥。”所以你也不要从天人那儿期望一个侥幸。有的人拜佛的时候四面都拜,问他拜的是什么,他说:“啊,这是把鬼神、天都拜一拜。”这......

妙祥法师:为什么我们要皈依?

《优婆塞戒经·净三皈依品》云:“受三皈已,造作痴业,受外道法自在天语。”这个外道法就包括外道的学说和理论。“以是因缘,失于三皈。”多宝讲寺的智敏上师,就是密宗的智敏上师,是非常有修行的一个大德,在中国......

妙祥法师:参话头,拉回来就轻轻放下

  对以前的人来讲,根机特别利,修道不需要借助太多的方法,对个别的人才需要参话头,这是一种没办法的办法。而现在的人根机不如以前,这个参话头就像一把金刚宝剑似的,能破除无明,多少开悟大德都从这儿开的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