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云法师

佛说八大人觉经

全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本经以说明诸佛菩萨等大人应觉知思念之八种法。佛弟子须观察体会八大人觉,以作自觉、觉他之修行。 本经之八大人觉系指觉世间无常、觉多欲、觉心不足、觉懈怠、觉愚痴、觉贫怨、觉欲过患、觉生死。八大人觉在阿含经典、佛遗教经、成实论中均广有论说,其顺序、名称虽异,然旨趣则同。

佛遗教经

《佛遗教经》:简称《遗教经》,又名《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一卷,姚秦·鸠摩罗什译,是佛陀释迦牟尼一生弘法言教内容的概括总结,是佛将入涅槃前对众弟子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诲,也是佛留给后代所有想离苦得乐者的得度因缘。 《佛遗教经》倍受历代僧俗大众乃至帝王的推崇,唐太宗颁行敕令以护持佛法、弘阐圣教;宋真宗挥毫作序为雕版流通、宣扬法奥。世亲菩萨著作《遗教经论》,从七方面阐释教诫深远意义,在佛教界具有广泛深刻影响。汉地作注之古大德代不乏人,明·藕益智旭大师之《佛遗教经解》最值得捧读。书圣王羲之、唐代著名书法家孙过庭、南宋大书法家张即之所书《佛遗教经》字帖,冠绝古今,各领风骚,受历代知识分子推崇、珍爱,被无数书法爱好者观赏、临摹。 若想修道成功,若欲超脱轮回,就要以戒为师,就要修身口意,就要诵习本经。此经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字字珠玑,韵味无穷,译文经罗什大师推敲锤炼,故而词达意顺,古朴典雅,朗朗上口,耐人吟咏。为出家在家佛教徒之行动指南,亦为各行各业求知者之闲暇珍玩。

唯识学

唯识学是大乘佛学的三大体系之一,是继大乘中观学之后印度佛学的主流与核心。从3到7世纪的500年中,唯识思想一直保持很大的优势,对其他各种思想与学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识者心之别名。‘唯识无境’;或自万有现象自识所变一面来说,称为‘唯识所变’。宣说“一切唯识所现”,所以又被称为唯识学派。 《阿含经》是原始佛教的根本经典,尽管《阿含经》中并没有明确提出唯识的概念,但它却是唯识思想的渊源所在。 业感缘起,也叫十二因缘,是原始佛教的重要思想,它揭示了有情生命流转的基本规律。在十二因缘中,“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因为它是作为生命的果报体而存在。“识”不仅在入胎时有主导的作用,在每一期生命中,也具有执受有情色身的作用。任何生命体,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这主体的心识,因为任何生命都是精神与物质的结合体。有情生命由业所感,而业又是由心所造,一切以心识为本,有情的杂染和清净都是以心为转移。 尽管《阿含经》只谈到了六识,但如果我们深入分析下去,就会发现六识并不能说明心理的一切,因为前六识有间断的时候。要说明三世流转,就必须承认在第六意识之外,还有更微细的心识,可以说它就是阿赖耶识的前身。此外,《阿含经》中讲到了“四食”,其中“思食”和“识食”都包含着唯识思想的潜流,因为他们对于有情生命的延续起着重要的作用。

弥陀要解

弥陀要解,即《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蕅益大师(智旭)于四十九岁著。智旭于净土三经中主要所宗的是《阿弥陀经》,所以他关于净土教理的主要著作,就是《弥陀要解》。 此书先依天台宗五重玄义方式,说明此经以能说所说人为名,实相为体,信愿持名为宗,往生不退为用,大乘菩萨藏无问自说为教相,又以《阿弥陀经》总摄一切佛教,以信愿行总摄《阿弥陀经》一经宗旨。在智旭以前,宋代遵式作《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已包含了信愿行。传灯《生无生论》更正式提出‘一念之道有三,曰信、曰行、曰愿。’智旭所立信愿行,即是继承他们的主张,而加以更深细的阐发。《要解》将信的内容分为︰信自(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信他(弥陀决无虚愿,释迦及六方佛决无诳语),信因(散乱称名犹为佛种,一心不乱宁不往生),信果(净土诸上善人皆由念佛得生,如影随形决无虚弃),信事(实有极乐国土,不同庄生寓言),信理(西方依正,不出现前一念心外)。愿的内容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行的内容是‘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六字持名,念念欣厌具足,信决愿切,由此就能历九品生,净四种土’。他主张‘即以执持名号为正行,不必更涉参究’、‘参禅必不可无净土,净土必不可夹禅机’。所以他所宏的是偏重持名的净土教。 印光大师评价此书,“为蕅益最精最妙之注。自佛说此经以来之注,当推第一。即令古佛再出于世,现广长舌相,重注此经,当亦不能超出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