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愿法师

心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梵文:「Prajñāpāramitā Hṛdaya」。大乘佛法教义之总纲,其内容简洁概要,简称《心经》。全经只有54句,共260字,属六百部般若之一卷。 《般若经》共有九部: 《放光般若》、《光明般若》、《道行般若》、《胜天般若》、《胜天王般若》、《文殊问般若》、《金刚般若》、《大品般若》、《小品般若》。 按学者黄家树(2000)的说法,《般若心经》及诸部般若,为佛陀在二转无相法轮时所宣说,乃大乘佛法中之深法。在藏传的经论中经常提到:「佛说八万四千法门中,般若法门最为殊胜。」《般若经》的内涵以空性为主,透过对空性的了解能断除烦恼障而得到小乘的涅槃,即声闻及独觉的菩提果位;也能够透过对空性的认识,再加上福德资粮的圆满,能彻底断除所知障而获得大乘的涅槃,即无上的菩提果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即是《大般若经》的心髓,全部般若的精义皆设于此经,故名为《心经》。此经由浅入深地全部概括了《大品般若》的义理精要。 可谓言简而义丰, 词寡而旨深。 古来认为读此经可以了解般若经类的基本精神。该经曾有过七种汉译本。 较为有名的是后秦鸠摩罗什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和唐朝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玄奘译本: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佛说阿弥陀经

《佛说阿弥陀经》Amitabha Sutra,大乘佛教经典之一,为净土宗所尊崇,被列为净土三经之一。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此经为佛经中极少数非由佛陀弟子提问,而由佛陀不问自说的经典。 《佛说阿弥陀经》,大乘佛教经典之一,为净土宗所尊崇,被列为净土三经之一。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此经为佛经中极少数非由佛陀弟子提问,而由佛陀不问自说的经典。 此经于前半段宣说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的庄严以及阿弥陀佛佛号由来与意义;其后阐明劝导众生诵念阿弥陀佛之名号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后十方诸佛亦劝导其土众生相信阿弥陀佛及其极乐世界之事迹作结。 《佛说阿弥陀经》与《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这其实是两部经,不是一部经的不同译本。如同《佛说无量寿经》和《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品,是佛在不同的法会针对不同的闻法众生应机而说。从这两部经的内容上来看,存在根本的不同。这实际上是佛在不同的两次法会上所讲的。因为两次法会参会的众生根基不同,所以佛讲的内容有差异。不可将两部经的经句简单直接的比对,只选择自己欢喜的经句来受持。这两部经既然佛同时传下来,必然有他的用意。将两部经视同一部经,掺插着读和汇集无量寿经的性质相同,是变相的篡改经义。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的修行门槛要更高,因为需要能思维佛号和净土的不可思议功德境界。而执持名号相对容易入门一些。所以《佛说阿弥陀经》里说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而《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并未要求福德和因缘。因为能够领悟佛号和净土不可思议功德哪怕是一分一毫的人必定是具足福德的,而因为能够得佛号和净土功德护佑,也不需要要求因缘了。就像菩萨不必打坐也能得禅定一样,声闻就不行。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所讲的思惟净土与佛功德即是以心念佛的一种境界。是以修集善根,将所修善根回向往生愿作为修行的法门。其果报是中品往生。而《佛说阿弥陀经》的执持名号则可深可浅,主要是真对下品往生根性的众生而设之修行法门。 一心不乱只要肯用功,肯放下对世间的贪恋,很容易做到。若因业障缠缚一时不能达到而转而批判译经有误,造下重罪,自障佛道,实在令人痛心。一定要当生往生不可,不能当生往生便不愿修行。这本身即是攀援,即是执着,即是取巧,即是贪业,即是罪。 执持名号是净土法门最基础最简单的修行法门。一心不乱也不像某些法师认为的那么高深。一心不乱就是一心不乱,不是清净无语,不是般若无相,是只要发心至诚,谁都可以做到的,对根性没有要求。不必由于一两个法师自行抬高修行门槛就信心动摇。 真实净土与心净土 净土有二,一为真实净土,一为心净土。 真实的净土什么样,我们这些不是再来的只有往生之后才能知道,因为我们都是生了重病,得了严重失忆症的佛。所以佛才用种种表法向我们描述真实净土的殊胜,因为我们这个世界的语言都是虚妄因缘所生,是无法用其直接描述净土的。如法修行净土法门,在往生真实净土前,会先证得心净土,使得我们在当下即可因修习净土法门而得到殊胜的果报,得阿弥陀佛神力护佑,消灭一切烦恼,常得安稳,虽由余罪未尽故仍受罪报而不觉其苦,之前不能闻法能闻,闻已能修,修即能得法益;若能于此心净土中发出菩提心,修诸功德,则命终往生净土见佛。而尚不能发菩提心大修功德的人,要当生往生则需要因缘配合。此生所修功德越多,往生对因缘的依赖程度就越低。所以这一生得人身闻佛法应当珍惜这一大好机会,每一分功德皆不唐捐。 很多同修修行过程中时常忧虑担心能不能当生往生的问题。其实这个担心是多余的,如法修行净土法门的人,得佛神力护佑,纵使不能当生去净土见佛,这一生所修也不会唐捐。阿弥陀佛和众菩萨会化现其身,接引我们去方便土,听经闻法继续修行,直到我们最终得至极乐净土。

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出自大藏经第10册 NO 0293《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卷》,是唐代罽宾国的三藏法师般若翻译。在大藏经第10册 NO 0297收藏有不空法师翻译的《普贤菩萨行愿赞》。 主要内容是成就如来功德的十大愿王:一、礼敬诸佛,二、称赞如来,三、广修供养,四、忏悔业障,五、随喜功德,六、请转法轮,七、请佛住世,八、常随佛学,九、恒顺众生,十、普皆回向。 《普贤行愿品》的异译很多,西晋·聂道真译的《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就大体概括了它的内容,似乎是它的异译;不过因为翻译的不甚善巧,译文只有简略的长行,与本经的文字外形不一致。本经的文字有长行、偈颂两部份。长行的文势,承《华严经》第三十九卷普贤菩萨赞佛功德偈而来。善财童子历参五十三善知识,最后见普贤菩萨为说‘佛功德海一滴之相’,接着在本经开始,普贤菩萨就告诸菩萨及善财童子,要成就佛的功德应修十种广大行愿。普贤十愿的诵持,现在仍然是中国一般佛教寺院的常课。

金刚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来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般若系大乘经中可视为一个略本;本经说“无相”而不说“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风。本经六种译本中,通常流通的是鸠摩罗什的初译。如印顺法师所说,此后的五译是同一唯识系的诵本,比如菩提流支、达摩笈多等,都是依无著、世亲的释本译出;只有罗什所译为中观家(般若系)的诵本。又如吕澂说,罗什传龙树的般若学,所以能“心知其意”;到玄奘新译般若经,《金刚经》其实已“面目全非”了。 《金刚经》在印度有唯识家(无著、世亲)的论释。传入中国,三论、天台、贤首、唯识各宗都有注疏;然而中国佛教深受真常唯心一系大乘的影响,各宗表面上阐扬《金刚经》,实际上阐扬常住佛性和如来藏。又在三教合流环境下,明清以来,三教九流都来注解《金刚经》,杂合浓厚的真常理论和儒道之说。又受密教影响,《金刚经》被附加密咒形成读诵仪轨。此外,民间还出现各种离奇的灵验感应录。般若经典《金刚经》被真常化、儒道化、迷信化之中,在中国特别的盛行起来。 本经文义次第的艰深为古印度学者所公认,如无著说:“金刚难坏句义聚,一切圣人不能入”。依龙树所示《般若经》的“两番嘱累”,《金刚经》的“初问初答”即宣说“般若道”,“再问再答”宣说“方便道”。本经侧重广观万法(《心经》则侧重观身心五蕴),阐扬发菩提心,行无我的大乘菩萨道;彻始彻终归宗於般若无住的离相法门,以此明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华严经

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 (梵文 महावैपुल्यबुद्धावतंसकसूत्र Mahāvaipulya Buddhāvataṃsaka Sūtra),大乘佛教主要经典之一,华严宗亦贤首宗的立宗之经。佛法中法界之根本经典。由实叉难陀翻译,内容有八十卷。华严藏世界之根本经典。与法华经楞严经并称为经中之王。 此经汉译本有三种: 一、东晋佛驮跋陀罗的译本,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为区别于后来的唐译本,又称为"旧译《华严》",或称为《六十华严》。 二、唐武周时实叉难陀的译本,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又称为"新译《华严》",或称为《八十华严》。 三、唐贞元中般若的译本,也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卷,它的全名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简称为《普贤行愿品》,或称为《四十华严》。

佛说八大人觉经

全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本经以说明诸佛菩萨等大人应觉知思念之八种法。佛弟子须观察体会八大人觉,以作自觉、觉他之修行。 本经之八大人觉系指觉世间无常、觉多欲、觉心不足、觉懈怠、觉愚痴、觉贫怨、觉欲过患、觉生死。八大人觉在阿含经典、佛遗教经、成实论中均广有论说,其顺序、名称虽异,然旨趣则同。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是末法时代佛教重要经典,属于地藏三经之一。隋朝天竺国三藏法师菩提灯译,全文约13000字。佛在灵山会上,坚净信菩萨请法,佛让转问地藏菩萨,地藏菩萨开示两卷内容,上卷主讲占察木轮相法及占察忏法,下卷主讲依一实境界,修二种观,证无生忍的无上妙法。

地藏经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一种经书。梵文:Kṣitigarbha-bodhisattva-pūrva-praṇidhāna Sūtra 凡二卷。【通行本为三卷】又称《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属于地藏三经之一(其余两部经为《占察善恶业报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地藏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三册,唐代实叉难陀译。 本经叙说地藏菩萨之本愿功德,及本生之誓愿,强调地藏菩萨不可思议之大愿力。经中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欲界六天的第二层天),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赞扬了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宏大誓愿,并介绍了地藏菩萨在因地修行过程中的典型事例。

观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经是佛教经典,简称《观经》。与《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合称净土三部经。畺良耶舍译。另有异译一种,已佚。此经进一步发挥了《无量寿经》的净土思想,叙述释迦牟尼佛应韦提希夫人之请,在频婆娑罗宫为信众讲述观想阿弥陀佛的身相和极乐净土庄严的十六种观想方法(十六观)。 未发现梵本,亦无藏译本,但在中国新疆地区曾发现维吾尔文译本的残片。日本学者高楠顺次郎应马克斯·缪勒之请,据现行本译成英文,与《阿弥陀经》等一起,载《东方圣书》第49卷。 该经重要注疏有隋智顗《观无量寿佛经疏》1卷,吉藏《观无量寿经义疏》1卷;唐善导《观无量寿佛经疏》4卷;宋知礼《观无量寿佛经融心解》1卷,元照《观无量寿佛经义疏》3卷;明传灯《观无量寿佛经图颂》1卷,续法《观无量寿佛经直指疏》2卷;清彭际清《观无量寿佛经约论》1卷;丁福保《观无量佛经笺注》等。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出自《楞严经》第五卷,由于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的提倡,成为中国净土宗五经一论中的一品经。在楞严会上,释迦牟尼佛询问诸大菩萨进入禅定、获得开悟的方法,大势至菩萨说他以念佛方法修学成功,其关键在于“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集中心思,忆佛念佛,维持净念,相续不断。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原译文由唐朝天竺般剌密谛法师所译。此章共244字(不含标点)。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 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 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净土资粮

《净土资粮--信愿行》。这个净土就是指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由48大愿称性流现出来的至极庄严的刹土。资粮,资是川资,我们讲的盘缠。这是站在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角度,就好象一个人出远门要到达一个远方的目的地,需要带上盘缠,带上干粮,才不至于中途遭遇饥寒困苦,而顺利地到达。用这个比喻表明到达西方极乐世界也应有足够的资粮,即往生的条件。历代祖师大德从净土诸多的经论当中概述往生净土的条件资粮就是:信、愿、持名。

楞严经

《楞严经》全经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是佛教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在《法灭尽经》上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的经典跟着就灭了。如楞严经不灭,正法时代就现前。楞严经包括:序分、三番破识、十番显见、剖妄出真、会通四科、圆彰七大、审除细惑、从根解结、二十五圣圆通章、四种清净明诲、楞严神咒、十二类生、历位修证、七趣、五十阴魔。 《楞严经》,著名佛教经典。又称《首楞严经》、《大佛顶经》、《大佛顶首楞严经》、《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唐般剌密谛译,10卷。般剌密谛在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于广州的“制止寺〈今光孝寺〉”诵出楞严经十卷,时由乌苌国沙门弥伽铄佉译语,沙门怀迪证译,菩萨戒居士房融笔受。中国历代皆视此经为佛教主要经典之一。清代,章嘉呼图克图等将其译成藏文,并刊有汉、满、藏、蒙四体合璧的《首楞严经》全帙。在日本,此经亦流传不断。 据《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一浅释说:早于天台智者大师研诵法华而创立三观,后遇梵僧,与智者曰:“此与天竺楞严意旨相符。’智者闻后辄向西方叩拜,冀能一观楞严的意旨,不料这么一拜便拜了十八年,而终未能得见这部楞严经。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经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简称《药师经》。共有三个译本,分别为:一、《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卷,唐三藏法师玄奘译;二、《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一卷,隋天竺三藏达摩笈多译;三、《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二卷,唐三藏沙门义净译。叙述佛陀因曼殊室利的启请,而为在毘舍离国乐音树下的大比丘、大菩萨、国王、大臣等,盛陈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如来的功德,并详述药师如来因地所发的十二大愿。

佛说梵网经菩萨戒本

《梵网经菩萨戒》,大乘佛教菩萨戒律之一,于公元401年,由鸠摩罗什译成中文,僧肇誉之为“万法之玄宗,众经之要旨,大圣开物之真模,行者阶道之正路。” 《梵网经菩萨戒》亦名《梵网经菩萨戒本》,或《大梵网经菩萨戒本》,梵网、梵天网、大梵天网乃同体之异名。于近一千六百年前,由鸠摩罗什大师节选翻译,并依之为一批弟子授戒,盖为华夏传授菩萨戒之始。 然该“戒本”译于大师晚年,什师尚未推敲润色,便溘然驾鹤归西,致令此译留有缺憾。诸如“杀因杀缘杀法杀业”、“悭因悭缘悭法悭业”等句,属于字词直译,若不加意译、进行阐释,则义理难明、令人费解。此外,某些印欧句式,不符汉地思维习惯,虽不影响理解,但令人感觉别扭、奇异。 语言随时代而变迁,此乃古今自然规律,古人之通俗用语,于今人则诘屈聱牙、颇难理解。虽然“诸法空相”、义在言外,无须执着文字,但众多当今初学,仍需以言见义,先领会而后熏修。既然佛法出世为一大事因缘,普度众生乃大悲宗旨,则固守形式影响受益,毋若灵活变通而早入道。 今幸遇一润色修订本,读来感觉文通字顺、明白晓畅,内容合乎原旨,未见因文而害意;以今日用品代替过时古物,似亦未尝不可。其“菩萨戒序”、“受持流通”几近原文,“十条重戒”、“卌八轻戒”,标号清晰,赫然醒目,令人一目了然。所附“简要注释”,略指津梁,无冗长累赘之嫌。故欲在此公诸于众,与众有缘者分享。 普通居士读之可明白大意、培植根基;发心菩萨诵此易契入奥义、节节攀升。诸佛、菩萨、大士深明“八不”妙理,色空一如,出神入化,仍需常诵菩萨戒本;无名后学、初发心者执著事物名相,贪嗔痴慢,更须以戒为师、反复诵习,直至领会贯通、运用自如,成真菩萨、最终解脱。 若想作菩萨,必持菩萨戒;不持菩萨戒,决难成菩萨。无论何人,一发菩提心,万里始足下;尘土积成山,滴水汇为渊;只要持之以恒,必然功到自成。 真修菩萨行者,必须经受逆水行舟、长途跋涉之历练。待天长日久,习惯成自然,则会步入“随心所欲不逾矩”之圣境,收获“自利利他、觉行圆满”之正果。 此版本于《百度》网面世以来,已获二百多位菩萨赞许首肯。期盼将有更多菩萨挺身而出,参与、完善、护持、弘扬,以令众多学者、行者获益,使菩萨队伍日益扩大,让佛陀精神光耀人间。

弥陀要解

弥陀要解,即《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蕅益大师(智旭)于四十九岁著。智旭于净土三经中主要所宗的是《阿弥陀经》,所以他关于净土教理的主要著作,就是《弥陀要解》。 此书先依天台宗五重玄义方式,说明此经以能说所说人为名,实相为体,信愿持名为宗,往生不退为用,大乘菩萨藏无问自说为教相,又以《阿弥陀经》总摄一切佛教,以信愿行总摄《阿弥陀经》一经宗旨。在智旭以前,宋代遵式作《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已包含了信愿行。传灯《生无生论》更正式提出‘一念之道有三,曰信、曰行、曰愿。’智旭所立信愿行,即是继承他们的主张,而加以更深细的阐发。《要解》将信的内容分为︰信自(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信他(弥陀决无虚愿,释迦及六方佛决无诳语),信因(散乱称名犹为佛种,一心不乱宁不往生),信果(净土诸上善人皆由念佛得生,如影随形决无虚弃),信事(实有极乐国土,不同庄生寓言),信理(西方依正,不出现前一念心外)。愿的内容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行的内容是‘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六字持名,念念欣厌具足,信决愿切,由此就能历九品生,净四种土’。他主张‘即以执持名号为正行,不必更涉参究’、‘参禅必不可无净土,净土必不可夹禅机’。所以他所宏的是偏重持名的净土教。 印光大师评价此书,“为蕅益最精最妙之注。自佛说此经以来之注,当推第一。即令古佛再出于世,现广长舌相,重注此经,当亦不能超出其上。”

药师经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简称《药师经》。共有三个译本,分别为:一、《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卷,唐三藏法师玄奘译;二、《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一卷,隋天竺三藏达摩笈多译;三、《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二卷,唐三藏沙门义净译。叙述佛陀因曼殊室利的启请,而为在毘舍离国乐音树下的大比丘、大菩萨、国王、大臣等,盛陈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如来的功德,并详述药师如来因地所发的十二大愿。 功德利益编辑: 一:药师法门以读诵《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念药师咒,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为根本,法门殊胜。修药师法门的人切记多多帮助病苦的人,多多施药关心病人,如经所说而行。如法修持,获福无边。 二:药师法门是现生就能得福慧的法门。药师佛行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令我们发挥财富,所求皆得。 三:药师法门是最适合相貌不好的人修。有人体身下劣诸根不具。丑陋顽愚,盲聋喑哑,挛躄背偻,白癞癫狂,种种病 苦。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来生就会长得非常美丽。 四:药师法门是最适合贫穷的人修。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很快就能得到财富。 五:药师法门是最适合病苦的人修。众人有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字,一经其耳,众病悉得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悉皆丰足。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六:药师法门是最适合诸事不顺的人修。众生心中随所乐求,一切皆遂。求长寿得长寿。求富饶得富饶。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 。 经文 经文 七:药师法门是最适合一心求生极乐世界,而没有把握的人修。有人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听闻正法,而未定者。修学药师法门,临命终时有八菩萨。乘神通来示其道路,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华中自然化生。易得弥陀本愿海,唯修药师本愿海。 八:药师法门是最适合持戒不严的人修。有人学习如来正法。而破戒律。有虽不破戒律而破轨则。有于戒律轨则虽得不坏,听到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便舍恶行修诸善法。不堕恶趣。设有不能舍诸恶行,修行善法。堕恶趣者。由于如来本愿威力。令其现前暂闻名号。从彼命终还生人趣。得正见精进善调意乐。 九:药师法门是最适合灾难重重的人修。灾难起时,所谓人众疾疫难,外国侵逼难,国家政变难,星宿变怪难,日月薄蚀难,非时风雨难,过时不雨难。如果能供养药师琉璃光如来,众难解脱。 十:修药师法门,不会九横死,不会中邪,因为有药叉菩萨保护。 十一:若是女人讨厌女人身,听到世尊药师如来名号,至心称念,于后不复更受女身。 十二: 修药师法门,聪明智慧,勇健威猛,如大力士,速成佛道。

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梵名 Ullambana-sutra。又称盂兰经。属方等部经典。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全一卷。系由西晋的竺法护翻译而成。 《佛说盂兰盆经》记述佛陀之大弟子目连,因不忍其母堕饿鬼道受倒悬之苦,乃问法于佛,佛示之于七月十五日众僧自恣日,用百味饭食五果等供养十方佛僧,即可令其母脱离苦难。依本经之说所行之盂兰盆会,已普遍流行于我国民间,而有益于民间之孝行。宗密之盂兰盆经疏,即强调本经特具孝子报恩之思想,与调和中国人伦与佛教间关系之性质。 本经全文八百余字,其同本异译经,有东晋失译的《佛说报恩奉盆经》一卷,及载于《开元释教录》卷十八〈疑惑再详录〉中的《净土盂兰盆经》一卷,前者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后者已佚,但《法苑珠林》卷六十二曾引用其文。 依本经而举行的法会,依《佛祖统纪》卷三十七记载,系始自梁武帝大同四年(538),并且盛行至今,已成每年最重要的法会之一。 又,本经之注疏,现存者有唐·慧净《盂兰盆经讲述》一卷、唐·宗密《盂兰盆经疏》一卷、宋·元照《盂兰盆经疏新记》二卷、宋·普观《盂兰盆经疏会古通今记》二卷,及宋·日新、明·智旭、清·灵耀等人之注疏,共六十余种。

三宝经

法尊法师译,凡是佛陀的弟子,当随时忆念所皈依的三宝功德,培养自己对三宝的虔诚信敬心;从而展转地、深刻地对三宝功德加深了解和体会,引生滋长自己善法之欲;从而发起精进勇猛之行。 由忆念三宝功德,生善法欲、起精进行故,行者也能如实学习佛陀断除一切过失、证得一切功德,是谓: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忆念三宝功德,是佛陀弟子纯洁信仰、修学佛法的基本法门。 现从我国藏文经典中检出《随念三宝经》译成汉文,并加以浅说,俾初学佛法的人能够初步地了解到三宝功德,树坚信幢,起饶益行。此经,是西藏僧众中每天进食必诵之经典,大似汉地僧众之诵念《供养文》。在藏文中有两种:一保存在大藏经中,一别行流通,而词句间稍有出入。今从大藏经中译出。原译不著译师之名。

朝圣之旅

朝圣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cháo shèng。字面意思是朝拜圣像。比喻一项具有重大的道德或灵性意义的旅程或探寻,多指教徒朝拜圣地的宗教活动。通常,它是一个人前往自己信仰的圣地或其它重要地点的旅程。许多宗教认为特定地方有灵性重要性。 常见的教徒归属的宗教有(排名不分先后):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新教)、犹太教等。(注:中国五大宗教中的基督教指的是新教,下文中的宗教圣地是三大教派共同的圣地,所以下文中基督教指的是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 关于佛教朝圣,佛教经典有具体的记载,如《佛说八大灵塔名号经》 [1] 中说:“如是八大灵塔,若有婆罗门及善男子善女人等,发大信心修建塔庙承事供养,是人得大利益,获大果报,具大称赞,名闻普遍甚深广大,乃至诸苾刍亦应当学复次诸苾刍,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八大灵塔,向此生中至诚供养,是人命终速生天界。“再如《大般涅槃经》 [2] (卷中)记载,佛陀在世时,四方诸比丘可礼拜供养佛陀,听经受法,长获福利。佛陀授记阿难,佛涅槃后,如有发心之人,能前往佛陀诞生之蓝毗尼、佛陀成道之菩提伽耶、佛陀转法轮之鹿野苑、佛陀涅槃之拘尸那罗等四处朝圣,所获功德不可称计。所生之处,常在人天,受乐果报,无有穷尽。 现有的佛教朝圣主要是印度尼泊尔十八大圣迹线路,根据蝉友圈·佛旅网 [3] 创始人衲木错,在多年的佛教朝圣体悟中,创新性地开辟了一条由顺时针方向的佛陀朝圣线路。这条朝圣线路查阅了大量的佛教经典,征求许多国内外高僧大德的开示,这条朝圣路线成功地开辟,对于印度尼泊尔佛教朝圣,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圆满朝圣佛陀,体味佛陀正法和修行具有重要意义。 [4] 1.出生——蓝毗尼园:2500多年前佛陀出生时的脚印和沐浴的圣池。 2.成长——佛陀祖国迦毗罗卫国的遗址和佛陀舍利塔。 3.出家——拘尸那罗森林南丹格尔。 4.成道——菩提伽耶:娑婆世界的中心,最坚硬的地方。苦行林,尼连禅河,贤劫千佛成道的金刚座、菩提树,正觉塔和佛陀亲自开光的25岁等身像,480多座佛塔群,全世界佛教徒最向往的地方。 5.初转法轮——鹿野苑。佛陀三转*轮地,为五比丘宣说了四圣谛、八正道,成立最早的佛教僧团。佛陀舍利塔和最庄严的阿育王石柱(印度国徽以此为标志)。 6.涅槃——拘尸那罗。佛陀最后度弟子须跋陀罗和涅槃后金刚力士放金刚杵处,佛陀最后说法处,佛陀荼毗塔,佛陀涅盘塔,佛陀6.1米最为庄严之涅槃像,拘尸那罗八王分舍利之地,佛陀舍利塔,佛陀圣体停放七天供人天瞻仰之地。 7.竹林精舍——佛教第一座精舍,佛陀洗浴的圣池迦兰陀池;在此宣说诸多经典,如《佛说般舟三昧经》等。 8.祇园精舍——佛教第二座精舍,《金刚经》、《佛说阿弥陀经》、《楞严经》、阿含部等经典均在此宣说佛陀宿舍-健陀俱提精舍,佛陀讲经台,阿难菩提树;央掘摩罗塔、给孤独长老塔等。 9.西天灵山——灵鹫山。佛陀讲成佛之经典《法华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大般若经》等重要经典之灵鹫净土,佛陀依然在此讲经说法;隋朝时,智者大师读《法华经》至“药王菩萨本事品”时,忽入定中,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 10.降凡处——桑克希亚。佛陀上忉利天为母说法后(《地藏经》)乘金色天梯降凡处,帝释天、大梵天陪伴左右。佛教第一尊佛像产生之地,曲女城大法会玄奘大师辨经处。 11.神变处——吠舍离。(广严大城灵塔中,如来思念寿量处)佛陀在广严城外示现神通降服96种外道,佛陀预告涅槃处,佛陀舍利塔,阿难尊者舍利塔,首位比丘尼出家地,维摩诘大士故居,第二次经典结集之地。 12.世界佛教中心——那烂陀大学,莲花生大士、寂天菩萨、玄奘大师等高僧大德曾在此参学讲经。舍利弗尊者舍利塔;玄奘法师求学、辩经弘法地;规模宏大的佛教遗址。 13.玄奘大师纪念馆——玄奘大师头盖骨舍利、佛陀脚印(千幅轮)、妙法莲华经血经。 14.经典结集——佛教第一次经典结集之七叶窟,五百大阿罗汉结集之山洞。 15.鸡足山——祖师迦叶尊者入定在此山中,等候弥勒菩萨下生传授佛陀衣钵。 16.恒河——最古老的的城市瓦拉纳西(6000多年历史),观赏世界最美丽的日出—恒河日出,迎请佛教最重要的圣物佛陀舍利所化的恒河沙(金刚沙),印度教沐浴与焰口圣地。 17.世界八大奇迹之泰姬陵、红城堡(印度三大红堡之一),建筑博物馆。 18.印度首都新德里,朝圣藏于印度国家博物馆佛陀舍利。游走于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印度首都、各大城市与农村,深入了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今昔,全方位体验印度古今宗教、文化等各领域,真实感受真正的印度。

入中论

《入中论》,梵名Madhyamakāvatāra ,西藏名Dbu-ma-lah!jug-pa ,又译作《入中观论》。为具缘派中观宗之大成者月称(梵Candrakīrti,560~640)所著。内容结构乃根据十地经而来;前十品为十波罗蜜之解说,其后再加二品,则成十二品。其中第六品阐述具缘派中观宗之学说甚详,讲解慧度、抉择二谛,盛破唯识,为本论之中心,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僧人必读论著之一。 月称论师为那烂陀寺主持,弘扬龙树菩萨中观正见,为宗喀巴大师极力尊崇,在藏地具有崇高地位。中文有法尊法师译本。其内容叙述具缘派中观宗之教义大纲,解释并阐明龙树所著之《中观论》。

八识规矩颂

《八识规矩颂》乃法相唯识宗精髓,唯识宗巨匠玄奘大师所作。奘师留学印度十几年,得那烂陀寺住持戒贤大德心传,尤其在唯识、因明上造诣极深,于曲女城无遮擂台上立论,历时十八天竟无一人敢于出来辩难,因而不战而胜,声震五印,获“大乘天”之美称。回国后组织宏大译场,潜心从事翻译,同时授徒释疑。在译得数百卷唯识经论之后,对八识体系融会贯通、倒背如流,中文表述字字珠玑、得心应手,在此炉火纯青之时,用四组十二首七绝,将这包藏宇宙、探玄窥微之庞大哲学体系,高屋建瓴、提纲挈领式地和盘托出,令无数后学获宝鈅如探囊取物,抄捷径直趋金矿银山。 《八识规矩颂》颂文 唐 三藏法师 玄奘 作 前五识颂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 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八七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第六识颂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 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第七识颂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 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 第八识颂 性唯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大乘经庄严论

《大乘经庄严论》简称《经庄严论》。噶丹派六论之一。弥勒著。汉文经典中认为是无著的作品。印度沦师释迦僧格和藏族译师噶哇·贝孜合译,共21晶。唐波罗颇蜜多经的汉译本共13卷。 主要论述菩萨发心、修行以及应修的法门、大乘佛教要则等,是一部确定了义与不了义诸经部义的论著。世亲论师、邬婆塞峨窝里迈巴、协那彭巴、安慧、智吉祥等人作注。

优婆塞戒经

敦煌莫高窟出土文献《优婆塞苷经》卷第七,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1999年曾被收入《甘肃藏离煌文献》出版,编号为甘博005。原卷尾题作《优婆塞蕙经》卷第十,但是大正新修大藏经的机同内容作第七而非第十。 原卷尾题作,卷首五行的下半头部缺字。麻纸,染黄。共由九张抄经纸粘接而成,卷面可以看见时显的接疑纸高二十五点七厘米,框高十九点五厘米,九张纸总长四百五十九厘米,共二百四十七行。乌丝栏,栏宽一点厘米。墨色浓黑如新。 本卷书写的时间十分确切,为隋代仁寿四年四月八日,即公元604年的佛诞节。卷末有题记:仁寿四年四月八日,楹维珍。目向京为亡父写《灌顶经》一部,优婆塞经一部、善亚因果经一部、太子成道经一部,五百问事经一部、千五百佛名经一部、观无量寿经一部造观世音像一躯,造册九尺续命神幡一口。所造功德,为法界众生一时成佛。这不仅表明了写经时间是仁寿四年,也表明发愿人是楹维珍,地点是敦粕地区以及舍施发愿的目的等等。 敦煌莫高窟出土文献《优婆塞苷经》卷第七,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1999年曾被收入《甘肃藏离煌文献》出版,编号为甘博005。原卷尾题作《优婆塞蕙经》卷第十,但是大正新修大藏经的机同内容作第七而非第十。 原卷尾题作,卷首五行的下半头部缺字。麻纸,染黄。共由九张抄经纸粘接而成,卷面可以看见时显的接疑纸高二十五点七厘米,框高十九点五厘米,九张纸总长四百五十九厘米,共二百四十七行。乌丝栏,栏宽一点厘米。墨色浓黑如新。 本卷书写的时间十分确切,为隋代仁寿四年四月八日,即公元604年的佛诞节。卷末有题记:仁寿四年四月八日,楹维珍。目向京为亡父写《灌顶经》一部,优婆塞经一部、善亚因果经一部、太子成道经一部,五百问事经一部、千五百佛名经一部、观无量寿经一部造观世音像一躯,造册九尺续命神幡一口。所造功德,为法界众生一时成佛。这不仅表明了写经时间是仁寿四年,也表明发愿人是楹维珍,地点是敦粕地区以及舍施发愿的目的等等。

禅文化

禅,是一种基于"静"的行为,源于人类本能,经过古代先民开发,形成各种系统的修行方法,并存在于各种教派。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佛教的四禅八定(佛陀从古印度喜马拉雅山下的其他学派学来并汇总而成的);道家闭关(旨在运气打通经脉);印度各路瑜伽(最早形成系统明确的禅修方法,旨在打通七轮三脉)。 人生中的烦恼都是自己找的,当心灵变得博大,空灵无物,犹如倒空了的杯子,便能恬淡安静。人的心灵,若能如莲花与日月,超然平淡,无分别心、取舍心、爱憎心、得失心,便能获得快乐与祥和。水往低处流,云在天上飘,一切都自然和谐地发生,这就是平常心。拥有一颗平常心,人生如行云流水,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 宁静的心,质朴无瑕,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 禅的定义:禅那,汉译静虑,即于一所缘境系念寂静、正审思虑。

五戒

《优婆塞五戒相经》,全称《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简称《五戒相经》。佛教经典。南朝宋求那跋摩译。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