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惟略要法--不净观

贪欲、嗔恚、愚痴是众生之大病。爱身着欲则生嗔恚,颠倒所惑即是愚痴。愚痴所覆故,内身外身爱着浮相,习之来久染心难遣,欲除贪欲当观不净。嗔恚由外既尔可制,如人破竹初节为难,既制贪欲,余二自伏。 不净观者,......

六种灭除贪欲的方法

第一种就是学习不净观。内心记得十种不净,也就是有识不净相一种,然后无识不净相九种,也就是墓园九观,就可以灭除贪欲。 第二种就是修习不净观。有识不净观是观身体的三十二个部分,无识不净观就是观尸体不净,透......

供给于恶人,欲益反遭损

供给于恶人,欲益反遭损;如人饲猛兽,无不伤害者。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一、布施贤者的功德 在佛经里,将布施比喻成为农夫耕田,好的田地能获得丰收,同样的,多布施给贤德之人,能为大众创造更多的......

劝君莫借风流债,借得快来还得快

姚庭若说:如果一个人能保持一生的节操,不造淫业,这也只是完成了自己一人一身的人格和事业,哪里比得上一劝十,十劝百,百劝千,将这些戒淫劝善的善书、嘉言,永久地流传于后世,使世人一同获得善报、一同证得善果......

远离魔性的欲望

若想拯救地球、拯救人类,我们理应从培养慈悲心开始。倘若没有慈悲心,未来各种灾难定会频频发生。日本哲学家、思想家池田大作也认为,人的外在生活环境之所以出现危机,其根本原因在于人的心灵出现了问题,是人类人......

在欲望面前,人的智商会降低

财跟色这两种欲望当中,哪一种欲望最厉害?大家深有体会,色欲,对啊。普罗大众,都有认识。佛经里面也讲的很清楚,色之为欲,其大无外,普天之下如有一欲与之雷同,那没有修道的人了。 因此,世间还好这么厉害的欲......

喜爱调戏异性终受苦报

我老叔家的女婿,是个很热情的人,他虽然不是我的亲姐夫,我俩却处的很好。 我这位姐夫很懂得为人处世,口才不错,很得人欢心。但他爱喝酒,几乎顿顿都喝,喝醉了就爱跟异性开玩笑,有时会开的很过火。 他家开商店......

陶石梁禁演淫戏文

【原文】 今之院本,即古之乐章也。每演戏时,见有孝子悌弟、忠臣义士,激烈悲苦,流离患难。虽妇人牧竖,往往涕泗横流,不能自已。此其动人,神速恳切,较之老生拥皋比讲经义、老衲登上座说佛法,功效更倍。此虽戏......

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

在《维摩诘经》中,佛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当时,舍利弗便对佛陀的佛土生起怀疑,佛陀回答了舍利弗的疑问,说:“舍利弗,众生罪故,不见如来国土严净,非如来......

欲得涅槃乐应断轮回因

佛陀有次在王舍城化缘时,途中瞥见一只母猪,佛陀微微一笑。阿难问佛陀何以一笑,佛陀说:“阿难!这只母猪在古佛时代,是住在精舍附近的一只母鸡。所以有机会聆听僧人说法与唱诵经文,因此死后投生为一位公主。 有......

乱伦的丑恶悲剧

大家都知道邪淫是丑恶的,如果邪淫而至乱伦,那更是丑中之丑,恶中之恶,现在要谈发生于五十余年以前乱伦的悲剧。 这事发生于一九三一年四月二十二日,当年曾轰动一时。话说贵州省铜仁县有一翟光远其人,虽然年将耳......

不随逐欲望就是修行

有些人他往往错误地认为,只要我们的所作所为跟佛法有关,那就是修行。其实不是,我们每时每刻要观察自心,要护持自心的正念与正知,要能够每时每刻都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这个是我们修行的主要任务,任何时候都要有......

五欲犹如大贼,急当远离

在佛法中主张人们要在生活中对名利、物质上的追求要时刻而止,即做到“知足”;在生活中无论是已经得到的,或者是没有得到的都能顺其自然,即学会 “放下”。然而由于物质的诱惑和名利的追求,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都会......

纵欲对健康的9个危害

纵欲者主张及时行乐,放纵发泄,百无禁忌,其结果自然是伤身折寿。说到纵欲,我们可以翻开历史,从秦朝至清末的两千多年间,约有几百个帝王,其中寿长者寥寥无几。身为帝王,每天山珍海味,美酒佳肴,锦衣玉食,生活......

破除淫欲冲动的方便法门

世间一切苦恼,都由爱欲而起。世间凡夫无法断除爱欲之心,见到美色便神魂颠倒,爱水从骨内溢出,欲火在眼中燃烧,于是色胆包天,纵情妄为,造下深重的罪业。 他们平时或许还能顾及礼义,爱惜自己的名誉,到了此刻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