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五条基本戒律

佛教的五条基本戒律   佛教的基本戒律是五戒,不管出家在家都要遵守。菩萨戒,也是以五戒为基础。何谓戒?就是要行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要达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首先要把意识打扫干净,做到意业清净,口业......

佛教中的禁忌有哪些

佛教中的禁忌有哪些   佛陀临逝世时教导弟子们,在他去世以后要以戒为师。佛教的戒(禁忌)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针对僧人和僧团的,另一方面是针对在家修行者的。佛教的禁忌,是以佛教事业的兴盛和佛教的根本教义......

持律弘教的慈舟法师

慈舟律师行解精进,弘传华严而希心莲宗,与弘一律师同为民国以来律宗两大巨擘。慈舟往来南北各地,讲经说论,随处创办佛教学院作育僧才,启建共修念佛会及互助往生会等,皆规模昭卓,可谓置佛教于复兴之地,救众生于......

犯戒堕鹦鹉身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夏安居竟,便带领比丘们前往其他国家游化。当时摩竭提国频婆娑罗王带着群臣出城遥望佛陀,心想:‘世尊,您此刻在哪里呢?唯愿世尊慈悯,和比丘们前来接受弟子供养。’佛陀遥知频婆娑罗王心......

对待神通要戒慎恐惧

一场目连与舍利弗的神通较劲,让我们了解神足第一的神通终究不如智慧;而宿命通的限制,也可能造成不明业报,误导因果的危险;所以对待神通更要戒慎恐惧。 一、神通不如智慧 《增壹阿含经》卷二十九中有一个故事,......

放生功德无量无边

一个人如果真的想要求得福寿,一定要把善事做的既深又广。然而若想把善事做的既深又广,所有的世间善事中,没有比放生更彻底更完美的。 这是因为一个人嘴巴吃的,肚子装的十分有限,所以一个人如果戒杀吃素,少杀掉......

菩萨的十重戒

菩萨十重戒,泛指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酤酒戒、说四众过戒、自赞毁他戒、悭惜...

五戒善法为做人应知应行之原则

吾人生在世界,不只是要从自然界的万物得到自身生活之所需,而更要人与人之间的团体──家庭、社会、国家以至世界皆得安宁,盖人类都欲得生存安宁而进步。然此必须人与人共同协和起来,彼此互爱互助、不相侵害,方能......

文殊菩萨为如馨律师受衣的故事

明朝有一位如馨律师,字号古心,是溧阳杨氏之子。在明朝嘉靖年间,依止栖霞庵节公剃度,平日奉持戒律甚严,具备了出家众的五种德行,而对礼佛诵经,更是精勤不懈,事师三年,未曾有一念违背乃师的教诲。 当时谈论经......

戒律的作用和意义

真正迈向解脱,必须通过戒、定、慧的修行。佛陀制定的戒律,就是帮助我们建立一种和解脱相应的生活方式。我们没有学佛受戒之前,所有行为都是贪嗔痴不良串习的延续。而这种串习是和烦恼相应的,是和轮回相应的。如果......

猎人与老和尚

“戒”就是规矩,要预防非份的念头,不该有的观念不要产生,不该有的行为、不该说的话、不该做的事、心中不该留的念头,这些都要去除,才不会产生错误,伤害我们的心身。所以“戒”可以提醒、保护我们。 有的人却认......

持戒破除四种「障」

破烦恼障:戒如金刚,持戒可以破坏烦恼,而不被烦恼所破,如坚持不杀生戒,任何烦恼都不会破不杀生戒,持不杀生戒可以坏贪嗔痴烦恼,坏生死轮回之业,得到长寿果报和解脱的安乐。 破业障:无始身口意而造作恶业,数......